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两栖动物人工繁育及其利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南充日报 2019-02-15 02:48   https://www.yybnet.net/

实验室档案

地点: 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二期)

人员: 12人

配置: PCR仪器、精子测量仪、超低温冰箱、石蜡切片机、恒温箱、离心机、电热鼓风干燥箱

研究方向: 两栖动物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两栖动物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两栖动物资源保护与基础理论研究及技术开发应用

●本报记者 王萍 实习生 林欣

对不同地理种群的两栖动物进行研究,了解配对模式、繁殖方式,从而指导两栖动物进行人工繁殖,促进南充市农业养殖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承担起这项重要研究任务的正是两栖动物人工繁育及其利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近日,记者走进该实验室了解研究室的故事。

1 建设实验室 研究两栖动物

记者来到实验室时,研究生黄春花正在进行研究一项市级重点科研项目———“黑斑蛙人工选种及其应用”。

据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两栖动物人工繁育及其利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廖文波介绍,实验室开展了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研究卵的孵化时间、蝌蚪的发育以及变态大小,探讨不同环境状况下蝌蚪的最适生长策略,根据最适生长策略进行大量人工养殖,将变态个体用于人工养殖,同时探讨变态个体最适生长期,为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数据和前期基础。

实验室成立至今,实验室成员主持20多个项目,其中9个国、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实验室研究团队2018年入选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2 科研创新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谈及这些科研理论成果怎样助力南充经济发展,廖文波举例说,研究团队以华西蟾蜍为研究对象,在横断山区、云南白马雪山、卧龙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采样调查,寻找不同的因素对华西蟾蜍配对模式的影响。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对华西蟾蜍配对模式和后代繁育的影响,将这些理论成果应用到现代规模化养殖业中,可以帮助创造适宜繁育的优质环境,使雌性蟾蜍产出更大、更多的优质卵,在保证其存活率的基础之上,提高繁育量,最终获得更大产量。

“两栖动物可以消灭农田中大量害虫,减少农田生态系统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对环境和农作物的污染,维护生态系统。部分两栖动物具有食用价值,人工繁育的个体可以为食品工厂提供原材料。经济动物的人工选种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据廖文波介绍,目前,该实验室正在申报开展的“黑斑蛙人工选种及其应用”项目就将实现“产学研”三者融合,将这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养殖企业、农户增产增收,释放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和生态红利。

新闻推荐

返乡置业偏少 春节楼市“退烧”

今年正月初一,在嘉陵区一楼盘做销售的杨帆依然奔向了售楼处。春节假期里,她有一半的时间都上班。按照售楼处的安排,假期...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栖动物人工繁育及其利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