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旗丝绸的办公楼,雷玉成正忙着给合作伙伴打电话。“节后刚开工,这几天都在联络感情摆龙门阵,听听大家怎么看今年的形势。”作为红旗丝绸的现任董事长,他明显有强烈的危机感。,61年的“红旗”为啥能飘这么久。
红旗丝绸主要生产生丝,卖给绸厂制成丝绸制品,七八成销往欧美市场。丝绸业的链条很长,包含栽桑、养蚕、缫丝、制绸到加工服装、外贸出口等多个环节,“一端连着农村养蚕业,一端连着欧美市场,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行业内的蝴蝶效应。”
雷玉成经历过最惨烈的市场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省约1/3的丝绸厂倒闭,红旗丝绸的生丝售价跌至数年来最低。“危机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养蚕业,仅在川内,其养殖规模就以每年三成的速度缩减,就算工厂挺过危机,短期内也难以找到足够优质的原料恢复生产。”
危机倒逼红旗丝绸转型。“缩减生产规模,主攻高端丝市场。”雷玉成说,发现受冲击这么惨的主因,一是原料不受控制,二是品质不够好。随后几年的行业低迷期,他们挤出钱来做技改升级:缫丝机的型号从301B型到飞雷2000、飞雷2008、优选,如今是领航者,每一次迭代的投入大约500万元,这对一个困难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新一代缫丝机大大提高了工厂效率,人工成本减少近半,生丝的单产却大幅提升。目前生丝的纤度、匀度等主要指标已经稳定达到行业最高标准6A级,且每吨生丝的售价普遍比市场均价高近10%。企业逐渐走出低谷,逐步恢复满产,高端丝销路不愁,所以今年需要大量招聘新工人。
开发工业旅游 老厂房成新资源
红砖厂房在夕阳下拉出光影,长期闲置的老旧机器布满灰尘……这些上世纪60年代的记忆,是红旗丝绸总经理谯武眼中的宝贝。
进入新年,谯武想干两件事。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控制原料,更好地应对市场冲击。已经布局了40多个优质蚕桑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对原有基地提档升级,并适度新建基地。还有一个更新潮的想法:利用工厂闲置的厂房机器,开发工业旅游。一个有着61年历史的老厂,从未搬迁,从未停产,“这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
红旗丝绸已与南充的丝绸厂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工业旅游项目,从蚕桑养殖开始,涵盖缫丝、制绸到加工服装等全产业各环节,融合观光、体验、购物等业态为一体。
“市场变化太快,老厂更要跟上时代,用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雷玉成感叹说,对一个老厂,有时“不变”更加困难。尽管同行纷纷关停、转产,他们坚守缫丝主业做好品质,“不管怎么变,品质永远是丝厂的韧性和生命。”
新闻推荐
2018年7月《南充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运行至今,市房管局高坪办事处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