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登荣在采摘柑橘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曾明辉 记者 张小星 文/图)近日,记者在西充县紫岩乡观音庙村看到,该村被一片片茂盛的柑橘树团团包围着,树上挂满沉甸甸的柑橘,有金灿灿的椪柑、脐橙,也有被白色果袋套着的青见。时值周末,不时有市民前来享受采摘乐趣,也有水果商贩开着货车来采购。
“我家种了两亩地柑橘,一亩地七八千元收入还是有的。”村民朱登荣一边为顾客采摘柑橘,一边乐呵呵地说,得益于村里成立的生产技术服务队,为他这样的老年人解决了不少柑橘管护方面的问题,靠着种植柑橘,每年收入在万元以上,“今天光游客采摘就卖了几百元,很多游客还提前预定了一个月后才能上市的‘春见’。”
据了解,由于该村空巢老人和在外务工人员多,常住在家的580余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80人,其中空巢、特困、散居五保老人就占了186人,导致农作物播种抢收困难,部分土地荒芜,柑橘产业管护不善,家庭收入不高。面对发展困境,该村以放活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攻方向,探索创新“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种植柑橘1100余亩。依托“生产技术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无劳动能力的家庭将土地入股专合社进行土地托管,有劳动力有技术者从专合社返包土地经营柑橘。村集体和农民以“资产价值保底+入股分红”方式按股比分享收益,贫困户按每股增加20%的比例,实行差异化分配,做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双线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达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据悉,目前,该村挂果的柑橘有400余亩,年产值突破400万元。为解决以后产量逐年增加有可能引起的滞销问题,该村还修建了冷冻仓库,延长销售周期。同时,打造观音庙村柑橘品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让柑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新闻推荐
绵西高速梓江大桥记者蒲滔摄本报讯(记者王勇)绵阳至西充高速公路(绵西高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联络线,直接...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