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合柯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是华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交汇处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客源市场。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在今年全市年中工作暨工业发展、旅游发展会议上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首府富民的现实选择,又是强市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美丽南宁”的重要推动力,必须全力推进南宁市旅游业跨越发展。为此,南宁市应当牢牢把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着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努力打造成为广西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全市跨越发展的先导产业。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加强规划 打造宜游城市
坚持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做好城市旅游规划,围绕“中国绿城、壮乡歌海、东盟风情”等特色品牌做文章,创造性地搞好规划。加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旅游规划的统领作用,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注意各景区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避免重复雷同,走规模化、特色化的道路,促进南宁市旅游业创精品、上水平。把五象新区作为当前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资源来建设,从建筑、道路、桥梁到园林、雕塑、配套设施等都要体现旅游特色,规划中英双语标识体系,建设宜游的现代城市。各县区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场所,要抓紧编制和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
围绕特色 打造旅游精品
围绕南宁的绿色、亲水、东盟、农家乐等特色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精品景区、景点及节庆活动等,全面提升南宁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一是打造绿色旅游精品。抓好青秀山、五象岭等大型自然山体公园的开发建设和包装,打造成为南宁市重要的绿色旅游度假风景区。充分发挥大明山天然氧吧的优势,开展以健康为目的的高质量森林旅游,把大明山打造成闻名的保健疗养胜地。着力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效果,实现市区平面绿化向复层绿化转变,单纯绿化向彩化、香化、花化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的观赏性。二是打造亲水旅游精品。结合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形成南湖、民歌湖、相思湖、五象湖等都市水上旅游圈。加快推进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沿江旧城改造,沿江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现代气息、国际风格的文化旅游设施,做好邕江旅游项目综合开发,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三是打造东盟品牌。充分挖掘和拓展南宁东盟使领馆区、东盟商务区、华南城等平台,突出汇聚东盟元素,深入开发具有东盟特色的文艺娱乐、饮食购物等活动,使游客感知东盟、体验东盟、品赏东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盟风情旅游品牌。四是着力打造农家乐品牌。把农家乐作为当前拓展旅游市场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各县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创建一批旅游名镇、名村,重点改造提升扬美古镇、宾阳古辣蔡村、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青秀区长塘现代农业景区等项目,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
完善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有利于发展繁荣的旅游业。加快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内河航运为补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面向东盟及多区域旅游的集散中心。加快宾馆、娱乐、购物、接待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加快建设五星、四星级酒店群。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完善旅游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旅游外文标识、南宁旅游网站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旅游品质。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熟悉外语的导游以及其他为旅游业直接和间接服务的人员。
突出传统 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灵魂。要把壮族文化贯穿到旅游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包装,赋予静态景观以鲜活的生命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以饮食文化、语言文化、民居骑楼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推进“三街两巷”改造,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收集挖掘民间传说,深入挖掘旅游景区景点内涵,使旅游产品常看常新、经久不衰。开发壮锦、刺绣、铜鼓、特色农产品等富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大力宣传 塑造旅游形象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和“知名度经济”,牌子响才能人气旺。树立“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按照产品营销的方式,促进旅游资源的宣传营销,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制作高质量的旅游风光片,争取在上星频道宣传播放。发挥新兴媒体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窗口发布南宁旅游图文信息。采取“旅游大篷车”等方式,积极拓展主要客源地市场,提高南宁旅游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强化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提升南宁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到南宁来观光旅游。
强化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政府主导,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履行好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责任,做好政策研究、产业规划、宣传推介、业务指导和市场监管等工作。突出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旅游企业改革,推进改组、改制、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优化,组建实力雄厚的旅游集团。把旅游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和基础工程来抓,大力引进、培养、聚集一大批高层次旅游人才特别是旅游企业经营人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旅游经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厅)
新闻推荐
非法载客的电动车。自从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整治和打击,在残疾人助力车﹑“摩的”﹑三轮摩托车等非法“三车”营运几乎销声匿迹之时,眼下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载客群体...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