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信巷里已无乱停车现象。 尹海明摄
望州路北二里实施“白改黑”后,市民出行很舒心。冯梓剑 摄
广告牌成了晾衣架。 尹海明摄
白沙路南二里一饮食店存在跨门槛经营现象。 尹海明摄
小街小巷事关百姓生活。长期以来,南宁市部分街巷占道经营、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开展以来,南宁市对小街小巷的市容进行了整治。昨天,本报记者走访多个城区,看到许多存在着各种乱象的小街小巷,在经过整治后旧貌换新颜,市民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干净、舒适。但一些街巷还存在着跨门槛、乱晾晒等情况,有待执法人员精细执法和查处。
赞
路面干净整洁市民乐
昨日上午,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南宁市多条巷道路面干净整洁,几乎没有看到路面垃圾,保洁人员也在巡回保洁。在望州路北一里记者看到,这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垃圾集中投放于此,住户乱丢垃圾的现象大幅减少,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大有改观。居民刘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流动摊贩很多,人流量大,一天到晚垃圾遍地。经过有关部门整治后,经常看到保洁人员来回保洁,巷子干净了很多,看着舒服多了。”
走在裕信巷,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街道上不时有清洁工在清扫垃圾,路上也没有发现行人乱扔垃圾。裕信巷一侧的商铺前,几乎每个商铺都放置着一个垃圾桶。家住半云居的张大妈说,过去她们常在这里的超市卖菜,有些居民选菜时,随手将择掉的菜扔在地下,现在大家都自觉地将菜叶等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随后,记者先后来到麻村二街、五一路北一里、淡村路北一里等小巷走访发现,为了方便市民倾倒垃圾,很多背街小巷都设置很多垃圾桶,居民们都能自觉把垃圾丢到桶内,清扫保洁总体效果不错。在淡村路北一里,环卫工高大姐眼睛不停地环视着她所管辖的街道,街道上只要有一片纸屑、一个烟头,她都会及时上前清理干净。
“现在的小巷比起以前干净很多了。”对背街小巷的卫生环境的变化,高大姐深有感触:小街巷连着千家万户,如果没有市民的积极配合,单靠保洁人员工作,背街小巷很难跳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背街小巷更为干净、整洁,南宁市各城区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道路清扫保洁网格化管理模式,并狠抓“门前三包”、背街小巷卫生整治等薄弱环节,街道社区抓“面”、环卫部门抓“线”、各责任单位抓“点”,通过“点、线、面”结合齐抓共管,一些卫生死角的陈年垃圾被彻底清除。
赞
“白改黑”后出行更方便
“这条路原来是一条土路,路面坑洼不平,出行很不方便。如今,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沥青路,我们打心眼里高兴。”1月13日中午,记者在望州路北二里采访时,附近的居民杨维忠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南宁市很多小巷的路面受损严重。为有效解决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南宁市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对小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整治,对望州路北二里的路面铺设沥青只是一个缩影。
走访中记者看到,南宁市有很多背街小巷都实施了“白改黑”改造工程,一改过去乱糟糟、脏兮兮的模样,巷道变得“大气”了,路面变得平坦易行、整洁美观,为市容环境的提升加了分。在淡村路北一里、长堽南路等小巷记者看到,沥青路面从巷口一直延伸至小巷深处,路面平整,部分巷道一侧划设了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车辆停放整齐有序。“以前这里一到雨天,骑自行车、电动车经过总会被溅一脚的泥浆,而且很容易摔倒。”在淡村路北一里居住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小巷的路面坑坑洼洼,下雨积水严重,难以进出。同时,租户比较多,很多人将垃圾乱倒在巷子里。如今,该路段也完成了“白改黑”工程,道路很宽敞,坑洼难行、积水严重的旧象荡然无存,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均表示满意。
“‘白改黑\’改得好,不仅车道好看了,而且人行道也修了。”住在南棉的粟浪告诉记者,该片区是老城区,道路、楼房等设施较为陈旧,实施“白改黑”后,街道环境变美了,形象也得到了提升。采访中,不少市民均表示:背街小巷实施“白改黑”工程后,道路品质提升了,噪声小了,灰尘少了,空气也清新了。
赞
小街巷乱停车现象少
过去,小街小巷是乱停车的重灾区。主要原因是车主不愿绕远路寻找停车点、不愿进入收费的停车场等。昨天,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深入开展,随着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的大量施划,车辆“转战”小街巷停放的现象少了很多。
在盘龙路通向凤翔路的裕信巷是一条小支路,过去不少车主抱着侥幸心理将支路当成了“停车场”。“以前每天傍晚,道路两边都停满了车,又因为巷道窄小,造成两车交会通行不畅。”市民杨民说。然而昨天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裕信巷的道路两旁边以及人行道上,见不到乱停车的现象,现场还有禁止车辆乱停放的告示牌。
在金湖广场旁的建信路,记者看到社区的工作人员戴着“美丽南宁 文明引导员”袖章,在金湖广场附近几条小街小巷巡查,对乱停放车辆进行制止和劝导,并负责监督沿街单位搞好门前卫生。
昨天上午,记者在白沙南四里、七星路、广园路等道路发现,由于沿路都施划有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因此在许多餐饮店前,非机动车车主大多能自觉地将车辆停放在规定的停车区域内。中午,记者来到北湖唐山路口附近一带,这时道路两侧的米粉店、快餐店生意红火,但餐馆门前路段甚至是周边路段均没有车辆乱停乱放。在南棉路几家餐馆前的停车泊位内,几十辆电动车停放得整整齐齐。
市民方寿认为,“大行动”开展以来,相关部门新施划了大量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有效规范了电动车的停车秩序。
弹
小巷内摊贩影响道路通行
小街小巷过去是乱摆卖的多发地,经过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如今已经鲜见乱摆卖现象,市民出行也方便了许多。
乱摆卖整治初显成效,临时摆卖街区功不可没。昨天,记者在兴宁区沿溪路安北下的临时摆卖摊区看到,原本自发形成的摊区现在已纳入有关部门的规范化管理,经营秩序、市容环境、道路交通等各方面良好。
记者看到,临时搭建的摆卖摊点在街道左侧整齐有序地摆开,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种农副产品应有尽有,中间过道车辆通行顺畅,时不时有清洁工扫地并运走垃圾,整体秩序井然。
但在走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一些小巷仍然存在乱摆卖现象,这些小贩已经摸清楚城管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在早晚时分很是猖獗。
1月13日8时许,记者根据市民反映来到建政路南一里看到,此时路边铺面大多未开门营业,很多流动摊贩直接将蔬菜、皮包、手套、衣物等物品摆至铺面门前叫卖,不时引来市民驻足询问。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出入小巷的市民很多,原本宽敞的道路显得很拥堵。
12时许,记者又走访了五一路南一里看到,七八个挑着箩筐的流动摊贩随意在路边摆卖。“自己种的农家菜,三块钱一把,等会城管来了就不得买了。”见记者靠近,一位摊贩和记者说道,菜之所以卖得便宜,因为这些菜是她在附近的空地上种的,平时没事就摆出来卖。“现在生意难做咯,城管不停地来,不让摆。”其抱怨道。记者看到,此时小巷里熙熙攘攘,很多市民都围在这些摊点前讨价还价,造成通行短暂拥堵。
“一到晚上,这里的流动摊点就变多,由此带来的垃圾也多。”居住在五一路的市民王先生指出,希望有关部门不仅管市场里面,也要多管理一下周边这些巷子里隐藏的流动摊贩。
弹
隐蔽场所乱晾晒有碍市容
天气晴好,晾衣指数很高,很多市民趁机赶紧晾晒冬季的衣物以及被子。一些小街巷里,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路边放着刚洗好的鞋子,树枝上挂起的晾衣绳挂满了衣服,灌木丛上摊着被子,甚至还晒着袜子、内衣。
昨天,记者在白沙南二里的一块大型户外广告牌背面看到,支撑广告牌的钢架成了晾衣架,上面挂满两三排衣服。记者走访发现还有一些市民将被褥压在路边的绿化带上,有的市民还在电线杆、行道树上拴绳子挂晾衣物。“附近的居民为图方便,不管内衣、外衣、被子、鞋袜,就这样横七竖八地晾晒在路边,非常不雅,也影响了市容环境,晾晒衣物的重压会导致树木弯折,破坏绿化,影响市容。”路过的市民陈小姐表示。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小街巷的一些商铺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跨门槛经营的现象。白沙市场里周边的一些饮食店,将桌子放在门口外,食客就在门口吃东西。 “这条小巷不算拥挤,店主也知道不能摆到外面,但中午吃东西的人多,店面有限他们就摆出来了。”一位在这上班的女士说。
记者注意到,附近一些餐饮店的广告牌立在门口。记者问起这里的餐饮店晚上有没有把桌椅挪到外面时,一位住户回答:“基本上没有,现在管得严。”有的经营户认为不把商品摆到外面就不算跨门槛经营,立个广告牌在外面不占多少地方。
对此,不少市民认为,经过整治后,小街小巷已有很大改观,但在一些细节的管理上仍需加强,特别要加大精细化执法的力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新韬通讯员黄艳芳韦肖依)贪图便宜,购买他人偷来的摩托车,岂料已触犯了刑律。1月13日,良庆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告人周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管制10个月,并...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