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横亘路中间,将雅宁街“腰斩”。
今报记者陈维 文/图
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雅宁街的沿街居民期盼了十多年,家门口的泥巴路终于在去年年底得到了硬化。不过,有一间约40平方米的瓦房仍横在路中间,导致该段路无法硬化,雅宁街因此被拦腰截断,沿街居民出行大受影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道路被瓦房“中断”
雅宁街距离蒲庙大桥不远。3月25日,记者在现场见到,横在路中的瓦房位于雅宁街13号与15号前,已有些残败,屋顶不少瓦片已经掉落,房子里没有住人,也不见堆放有东西。外墙上两个大大的“拆”字格外惹眼。
沿街居民黄先生称,1996年,他家买了莫村的一块地皮,建起了现在住的房子。雅宁街就从黄家门口过,他多次到政府部门或在网上留言反映雅宁街的泥巴路问题。直到2014年底该道路硬化工程正式开工,但现在一间瓦房横在路中间的状况却让居民们不解。虽然“拆”字一直写在墙上,却没有要拆的迹象。
黄说,因该段路现在无法硬化,沿街居民开车时只能绕道行驶。瓦房附近的居民则不得不自己用斗车拉来小石子,将门口的泥巴路“硬化”,否则下雨天人没法落脚。
与征地拆迁有关
3月23日,南宁市信访局在网上信访版块再一次回应了黄先生反映的问题。
回应称,经青秀区相关部门调查,仙葫经济开发区雅宁街(二期)道路红线范围内大部分属于莫村一队集体土地,红线内还有一间面积约40平方米的莫村一队村民房屋未拆除。由于莫村一队征地工作开展较早,1999年进行安置小区规划选址期间,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口头承诺,由管委会负责莫村一队村民办理安置宅地土地证、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规划工程许可证等“三证”的办理工作。但当时管委会刚成立不久,办理条件未成熟,许多村民也尚未打算在安置小区内建房,故一直未办理相关证件。
2005年南宁市区划调整后,在安置小区内建房的村民不断增多。于是,陆续有莫村一队村民要求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兑现当年的承诺,给该队安置宅地办理“三证”,但此时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无相关审批权,不能直接办理这些证件了。双方由此起了纠纷。经城区征拆工作队努力,相关征地拆迁协议直到2013年才签订,因此雅宁街长期未能修建。
回应称,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协调规划、国土、房产部门,解决莫村一队村民安置遗留问题。
双方仍未谈拢
3月25日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这间瓦房的主人,但对方不愿就此事多说,只是建议记者找莫村社区咨询。
对此,莫村社区主任莫恒迎说:“在拆迁补偿上,其实房子主人没有漫天要价,也不是所谓的‘钉子户\’。”他解释说,该处瓦房办有房产证,原主人曾是社区(村)干部,且非常配合政府的拆迁安置工作。后来,原主人去世了,现在的房主是他的两个儿子,他们对于有关部门当初承诺安置后的房子可办证,但这么多年了却办不了不满意,想等到办好证后再同意拆除。莫说,社区也曾参与协调,但无法解决。
3月25日,记者从仙葫开发区管委会住建局了解到,关于这间瓦房拆迁的问题,有关部门仍未与屋主达成协议,目前还在协调当中。至于房主有无针对拆迁问题漫天要价,对方没有直接回应,只是说“他们的要求与南宁市现行拆迁补偿政策不相符”。
新闻推荐
快速精准发放得益于省级养老保险数据大集中500万人养老金补发金额一天就能算出来
今报南宁讯(记者黄婧通讯员覃晓兰)从去年7月起,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75元提高至90元。根据自治区通知要求,要在4月24日前,按新标准发放并补发增加的基础养老金。...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