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南宁讯 (记者郭燕群)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保证预报的准确性,必须保护好气象设施、气象探测环境。8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法制办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已进入立法程序,目前正在征求立法意见和建议。
为尽量避免人为干扰、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气象台站通常设置在郊区。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这些气象台站逐步进入城建规划的中心位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受到很大威胁。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获悉,相比破坏气象设施的行为,目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更为突出,且90%以上由于在气象站附近违建高楼造成。此外,在气象站附近修路、种植林木和作物等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气象设施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来自自治区气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区有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92个,在2013年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中整体环境评分全国靠后,“差站”有25个,差站比例为全国各省最高,已经对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次立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实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包括修建高度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修建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公路、铁路、水塘、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种植生长高度不符合要求的作物、树木等等。
目前,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根据上位法的规定,最高只能处罚几千至几万元。而违建超高楼房获利大,且拆除难度大,违法成本较低。这次立法,拟建立事前监管的共同保护机制,要求有审批权的发展改革委、建设、环保、无线电等相关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要征求气象部门的意见,如发现有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可能,可及早采取措施来制止违法行为。对一些确实难以避免的项目,则按照行政审批的规定,必须向自治区以上气象主管部门申请,得到审批后才能建设,否则审批部门不能审批。
由于气象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如果发现实施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往往不能要求停工。这次立法,拟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通过政府组织协调,由气象部门和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部门联合执法,来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新闻推荐
易星绘倾诉人:程子(化名)男30岁广西人情感热线:18977220002电子邮箱:669606543@qq.com在线记录:今报记者佘玉冰从前的小跟班现在想来,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事情要从2012年说起,那一年的初中同学聚会上,我遇...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