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尝美食。本报记者周家志摄
“正月春风戏,三月水清亮。家家贺新禧,人人扮花香。”这是壮乡三月的欢乐颂,“三月三”作为壮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从内容上来说,它是稻作民族传统的贸易节和情人节,也是规模宏大的春歌节。这一天,壮乡儿女喜着盛装,欢聚一堂,用动听的歌声、精致的美食、丰富的游戏、虔诚的祭祀等各式各样极具本民族特色的形式,来欢庆美好的春天,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是一年三月三,作为壮族最隆重的节日,人们已经做足了准备,打算在这节日里,感受浓浓的喜悦和幸福。
1 背包客:感受壮乡歌圩魅力
踏遍千山万水是每个背包客的梦想,背包客陈日华的梦想是在游玩的同时找到当地蕴含的深层文化。“拎上简单的几件衣服,背上心爱的背包,就这么出发。”陈日华的行囊很简单,这也符合他洒脱自由的性格,喜欢旅游的他这几年看过不少地方,领略过不少当地风采。
4月2日是武鸣“三月三”,壮乡人民的大日子,这样的盛会陈日华自然不会错过,已经体验过两次盛会的他早早地就踏上了去武鸣的征程。陈日华告诉记者,最令他回味的是“三月三”山歌擂台赛和五色糯米饭,“当地人一同分吃五色糯米饭,以示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吉祥好运。”
武鸣歌圩是陈日华觉得最有意思的庆祝方式之一,两次的游历经历也让他对歌圩有了不小认识,他告诉记者,在武鸣,歌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歌圩”,一般在家里举行,如结婚典礼、小孩满月、进新房、村节等喜庆的夜晚,通常是男青年在屋外先唱“门外歌”,屋内“阿姨”答歌并请男青年进门。另一种是“野歌圩”,在郊野举行,通常是男女青年唱情歌,相互问答。“今年我也要学一两嗓子,跟着大伙一块儿对歌。”陈日华笑呵呵地说道。
对山歌,喝米酒,如今的“三月三”内容更加丰富,也受到了更多像陈日华这样的背包客青睐,正如陈日华所说的:“只有去到武鸣,才能切身感受到‘三月三\’这个壮乡人民节日的魅力。”
2 年轻人:过个传统的情人节
每一个民族的节庆活动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节日才能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三月三”赶歌圩的活动也不例外。在武鸣县流传着一个关于歌圩的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有两位男女青年,儿时两小无猜,很爱唱山歌,常常用唱歌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后来两人因对唱山歌而产生了爱慕之情,私定终身。哪知双方父母却横加阻拦,在封建势力的迫害下,两人始终不能结合,终于在农历三月初三晚上双双殉情。此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每逢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就聚在一起唱山歌。久而久之,爱唱歌和爱听歌的人多了,便形成了歌圩。
听了这个传说,小陈也被深深感动了,在她看来,选择这样的时节来过节,选择这样的时节来喜庆,选择这样的时节来欢乐,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多么懂得生活!小陈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也不知道“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自从广西将“三月三”定为法定节假日后,她翻看大量历史书,才明白原来“三月三”在古代就被定为情人节,“既然是传统节日,我们当然也要用传统的方式来庆祝。”不同于西方的情人节,壮乡的“三月三”蕴含了更多的文化底蕴,也传承了壮乡人民更多的文化内涵。
3 返乡族:回味难忘的节日记忆
蓝晨成是在北京一家装饰公司打工的壮族青年,记者在火车站见到他时,他正提着一个行李箱和几盒包装好的北京烤鸭,正打算坐大巴赶回家。
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特意回来过“三月三”的,而手里的烤鸭是拿回家孝敬爸妈的。“听说今年我们广西“三月三”也放假两天,真好,说明国家对我们壮族这种传统的节日很尊重也很重视。”他一边走,一边笑着跟记者说,“每年的‘三月三\’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我基本上都会请假回家,因为对于我们壮家人来说,这个节日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也给我带来很多难忘的回忆,有关于父母的,有关于兄弟姐妹的,也有关于朋友们的。像去年的‘三月三\’,我带着父母一起去体验了所谓的‘千人竹竿舞\’,大家手拉手一起跳起了竹竿舞,还喝了几杯米酒呢。”
蓝晨成说,家里虽说兄弟姐妹有几个,但作为老幺的他却在北京做工,常年不能在家陪伴父母,因此每年的“三月三”,他都会请假回家探望父母,陪他们喝喝酒、聊聊天,汇报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吃团圆饭,虽然不气派,却感觉很温馨,也很享受这种愉快热闹的氛围。
“今年的‘三月三\’,当然也少不了带父母去赶歌圩,大家一起去才更加热闹嘛,其实每次回家跟父母待的时间不多,所以希望尽可能让他们高兴。也会去祈福啊什么的,希望父母身体健健康康,也希望自己能赶紧找个女朋友,了却父母的一桩心事。”蓝晨成一脸兴奋地讲着。
4 文化人:开展保护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赶歌圩、抛绣球、跳竹竿舞、吃五色糯米饭……今年开始咱们“壮族三月三”广西的全体公民都可以放假两天。
在这一盛大狂欢的节日里,许多文人墨客都会相聚广西,在广西感受独特的壮乡文化和风景魅力。
“每年武鸣‘三月三\’我都会去,可以说年年都有收获。去年结识了很多的民俗爱好者,品尝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美酒。今年我已经做好计划,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去感受。”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天雄说。
对于把“三月三”定为广西法定的全民节日,郑天雄是很赞同的。他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政策的重视,更体现了一种对民族的关爱。将“三月三”规定为法定节假日,对广西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将更有利于提高大家对壮族文化传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用放假这种方式,让民众真正放下工作融入到节日里,大家互相关爱,互相问候,以歌会友,以文会友,听老人唱唱山歌,陪家人吃吃饭,更像是接受一次精神文化的洗礼。
“去年的‘三月三\’是在一位壮族的老朋友家,听老人唱山歌,吃五色糯米饭度过的。今年计划带着家人去感受壮族浓郁的文化氛围,去跳跳竹竿舞,听听山歌,品尝壮乡的美食。把民族文化用一种文艺的手法来展示,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利用假期让自己和家人去感受这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其实是在享受一顿精神大餐。”郑天雄意味深长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过“三月三”的真切感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复)3月31日至4月2日,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委原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金山为组长,上海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董君舒为副组长的中央教育实践活动第...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