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鸣讯 (记者/曾永联 通讯员/张华勇)“以前乱堆乱放的的木薯秆现在值钱得很,有老板专门定点收购。”4月28日,武鸣县城厢镇农民梁志杰把自家的木薯秆全部卖给上门收购的老板,收入1160元。
武鸣县是全国最大的木薯淀粉生产加工基地。以前,收获后产生的木薯秆大部分废之荒野或焚烧,影响村容村貌。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该县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木薯秆粉碎后还田、种植、养猪等“高招”,实现了变废为宝、清洁乡村的目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在该县,秸秆粉碎还田种植的木薯比非还田种植的木薯每公顷均增产7500公斤,增收5000元。目前,全县推广应用木薯秆粉碎还田机3500多台。
该县还将木薯秆综合利用引向种植领域。在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下,该县城厢镇农民黄忠良大胆尝试“利用粉碎的木薯秆栽培食用菌”新做法,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种植木耳、袖珍菇、凤尾菇等。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李新雄通讯员/冯梓剑)记者8月4日从南宁市科技局获悉,该市拿出60.7万元奖励去年专利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为了扎实推进全市的发明创造活动,近两年南宁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