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华 摄)移动客户端办理户籍更便民。
本报记者潘浩 摄
改革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今年南宁市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提高改革整体效能,加快推动深化改革升级,让改革红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方面发挥扎扎实实的作用,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终端见效。
数说升级
基本完成159项改革任务
2016年,南宁市承担的自治区20项重大改革任务和41项国家、自治区级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市本级159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同时,还围绕制约南宁市改革发展的瓶颈、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抓好一批微改革、微创新,形成具有南宁特色的改革新亮点。
明确了今年的156项改革任务
今年4月,南宁市印发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及其分工方案,明确了年度实施的156项改革任务,目前各级各部门正督促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151万亩
通过土地流转等多项改革措施,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确权登记颁证面积273.94万亩,可颁证农户46.14万户。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151万亩,比2015年增加12.8万亩。
记者在现场
农村改革:流转土地激活力促增收
清晨,薄雾弥漫,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的清洁工卢梧春,正麻利地把垃圾桶装上拖拉机。2010年以前,卢梧春的身份还是定典屯的农民,当时孩子尚小,妻子有腰椎疾病,家里的42亩土地全靠他一人打理,种植甘蔗和木薯等农作物。由于管理不善和缺少劳力,每亩地年收入仅千元左右。如今,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今年刚建好三层新楼房,马上就能搬家了。”卢梧春笑着说。
让卢梧春生活发生大变化的,是广西金穗公司大力推行的“统租分包”土地流转模式,屯里的农户都将自家承包的土地进行流转,每年坐收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到公司务工,获得“地租+承包工资”的收入,由农民变身为农业产业工人。
以前对种植香蕉一窍不通的农户农安强说,自从加入产业联盟后,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只要有疑问,一个电话过去,技术员就过来了;销路也不用愁,到了采收期,公司销售部就会联系客商来收购。同时,金穗集团还通过产业带动、技术带动、全产业链带动等方式反哺农民,使农业致富的步伐大大加快。
近年,金穗公司大力发展香蕉上中下游产品,旗下不但有香蕉制品生产企业,还有种苗生产企业、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物流公司、现代化生态观光园等,成功打造香蕉全产业链。全产业链的打造,让金穗这艘“香蕉航母”航行得更稳,也惠及了周边群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动农民就业。
在金穗集团旗下香蕉深加工企业——广西铂洋香蕉股份有限公司,冷库管理员温景源向记者透露,他原本是华侨农场的农民,自从把家中30亩地流转给金穗公司后,就进入铂洋公司当了工人。“过去自己种地,好的时候年收入三四万元,不好的时候白干一年甚至亏本。现在租金加上务工,年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温景源说。
“香蕉全产业链拉动了包装、运输、服务、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产生3000多个就业机会,仅铂洋公司就能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副总经理梁宏卫说。
随着南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推进,加快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广大农民群众或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龙头企业的经营当中,更多地分享到流通环节的利益,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通过土地流转等多项改革措施,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确权登记颁证面积273.94万亩,可颁证农户46.14万户。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151万亩,比2015年增加12.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量壮大,全市家庭农场新增2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121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1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南宁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户籍改革:想当“南宁人”门槛更低了
去年以来,南宁市不断加大户籍改革力度,降低进城入户的门槛。如今,南宁市户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各项发展步入正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从南宁市外迁入的“新市民”就有15629人。改革的同时,南宁市公安部门还推出一系列相关便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来自外地的钟先生告诉记者,夫妻俩都是外地户口,前几年一直租房住。随着女儿准备上学,夫妻俩计划购买一套商品房,以此将户口迁入南宁。然而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
南宁户籍制度改革后,从制度上明确放宽南宁城区的落户条件,7类符合条件的外地人可申请将户口迁入南宁,明确放宽购买商品住房、企业聘用等入户条件。钟先生说,他符合企业聘用这一入户条件,已连续几年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已连续参加社会保险满两年,他可以先将户口迁来南宁。于是,今年2月他顺利地办理了户口迁入手续。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市、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快了南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市民”廖女士刚刚将户口从北海老家迁入南宁。“只需提供房产证、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就行了,不需要回北海办户口迁出手续,十分方便。”廖女士说,她不用提供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以及居住证明就可以办理户口迁移。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秉承这样的理念,去年7月1日,南宁市公安局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在全区率先推出智能户政服务大厅,将传统“先现场审核后审批”的户口审批方式改为“先网上审批后现场审核办结”的全新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户口时多次往返派出所和长时间排队等候的问题。
记者用手机体验了一次网上办理户籍业务的流程,先进入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平台“南宁警方”,点击左下方菜单“公安业务”→“户政业务”,很快就进入了微信版的智能户政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户政服务大厅办理6项户籍业务:一般项目变更更正(指身高、血型、文化程度、服务处所、职业等登记项目);出生登记;属市外迁入本市城镇户口的夫妻投靠;属市外迁入本市城镇户口的子女投靠父母;属市外迁入本市城镇户口的父母投靠子女;具有房屋所有权证购房迁入户口等户籍业务。记者点击了页面上的“业务指南”,里边的内容不仅较以往更加精准,而且还附上了各户籍窗口的联系电话,让人一目了然,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少了许多纠结和顾虑。
如果是在派出所现场户籍窗口办理,由于很多申请人是第一次办理或者很少办理户籍业务,对其中的申请表格填写和证明材料要求等并不熟悉,非常容易造成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而多次奔波于户籍窗口。如今,通过智能户政服务大厅,申请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提交申请材料,而且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通过网上就能及时得到反馈、准确获知个中缘由,减少了申请人因不熟悉而奔波的麻烦。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智能户政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功能仅面向前往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等地公安户籍窗口办理6大项户籍业务的市民,武鸣区及横县、宾阳、隆安、上林、马山等6区县将逐步开通。智能户政服务大厅上线以来,成为市民“指尖上的户籍窗口”,这一改革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时空的公共服务,解决人们办理户口事项多次往返派出所和在户籍窗口长时间排队等候办理的问题。此举不仅在全区属于首创,在全国也走在前列。
司法改革:繁简分流改革 提升审判效率
南宁市各基层法院积极探索建立民商事案件“速审”机制,通过设立速审团队进行案件繁简分流,让60%的案件快速审结,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经过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南宁市各基层法院不仅努力做到“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设立速审团队是兴宁区法院的一项重要审判改革措施。速审团队由1名法官和3名书记员组成,受理的案件不以争议标的额大小为标准,而是以案件的性质、特点、是否便利群众诉讼为标准。
为了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实现,提炼执行经验,区分案件繁简。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执行局对上午接收的案件进行分流,当天下午经执行查控系统发现被告之一方某账户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遂下达执行裁定书。冻结、划拨、提取被执行人张某、邓某、方某、农某所有的银行存款或其他资金。至此,该执行案件仅用半天时间就执结,从立案到执行完结也仅用了8天时间。从率先建立的商事速审团队,到民事裁判文书简化改革,再到执行的“简案快办”,标志着兴宁区法院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兴宁区法院的繁简分流改革是南宁市司法改革的缩影,南宁市法院逐步建立和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实行“简案简办快办,繁案细办精办”,进一步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法院审判的质量与效率。在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过程中,南宁市法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多管齐下,促进审判效率进一步提升。
司法改革给群众带来的便利还体现在群众打官司立案时方便了,法院推出的微信和QQ立案,群众排队等待的时间缩短了。
在江南区法院立案大厅,记者用手机扫描该院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进入页面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就可查询到立案须知、诉讼指南、诉讼文书样式、立案流程、有关登记立案等立案材料信息。发送关键词“立案”,即收到一条告知预约立案方法的提示信息。根据提示,只要发送当事人基本信息和想要预约立案的时间段,同时拍照上传起诉状等立案材料即可。当事人与立案法官之间直接通过微信进行沟通,通过微信平台递交立案材料并接受初审以及立案指导,省去多次往返法院咨询、补充材料的时间。同时,该院增设了微信预约立案专窗。已通过微信预约好的当事人或代理人,在约定时间内前往专用窗口办理立案手续即可。微信预约立案的当事人或代理人办理立案手续平均所耗费的时间,比之前到现场立案所花费的时间缩短30分钟左右,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办完全部立案手续。此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办案成本,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诉累。
微访谈
力争在全区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副主任 赵雄鹰
今年我们将按照“坚持改革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高标准”和“以发展成效检验改革成果”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快推动深化改革升级,力争在全区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一是坚持重点突破,抓住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抓好各项国家、自治区级试点,努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全局。
二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解,层层抓好落实。
三是强化督察评估,按照督察计划做好督察工作统筹,开展改革第三方评估,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四是推介正面典型,及时发现总结南宁市基层的改革亮点及鲜活经验,形成更多具有南宁特色的改革样本。
大力培育南宁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市农委副主任 陶祖防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将为实现南宁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南宁市将继续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南宁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目标是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武鸣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铺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供销为农综合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有序流转。
积极探索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平台
市地税局副局长 张超群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就包括地税收入改革任务,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税制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南宁市地税部门将着力提高实体办税服务厅工作效率,加快实施“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探索推行网上办税,将开发运用移动终端、24小时自助办税、第三方平台等新兴媒介,打造掌上办税平台,涵盖“涉税信息查询”“掌上办税服务”“咨询互动”三大功能,增加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实现手机办税、手机支付、智能互动,打造智慧纳税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解决办税服务厅排队难等问题。
新闻推荐
横县莲塘圣茶谷景区从农民手中租来山地,农民可以得到租金收入,又可以到茶园打工。景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通过景区农产品集散基地,把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售出去,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村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创业...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