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杰
曾经,他是保家卫国的军人。现在,他是一名普通的国税干部。他没有引领时代的豪言壮举,没有令人艳羡的丰功伟绩。但,他用一种平凡,坚守在基层税收工作一线,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党旗下的誓言,诠释着税徽赋予的责任。他,就是隆昌县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曾德阳。
“我喜欢学习,因为我想做个有用的人”
脱下军装穿上税服的十八年来,曾德阳几乎干遍了局里的每一个岗位。2003年,曾德阳来到信息中心工作,从未系统学习过电脑的他,自掏腰包订阅电脑报刊潜心学习,仅用一年就成长为电脑能手。2008年,他又主动请缨,走上纳税服务科长岗位,再次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全套操作流程,成为县局纳税服务业务骨干。
不仅如此,创新也是曾德阳血液中的一部分。2006年,由他牵头开发的农副产品收购业软件获省局“十大”创新项目奖。2010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全市率先进行了“一机三卡”兼容性测试,为“一窗通办”的全面推广作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时任二分局局长的他又成功开发“可视税源管理系统”软件并投入应用。有人曾笑他傻,啃的尽是硬骨头,他却说:“我喜欢学习,每一个岗位都是一门技术,我只想做一个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工作有需要,加点班不算什么”
在单位,曾德阳常常是最早来,最晚走。如果您有机会晚上路过隆昌县国税局大楼,他办公室的灯往往熄得最晚。2006年,作为县局综合征管软件推行应用办公室技术组负责人,在新老系统并轨运行的三个月里,他白天在新系统中操作,晚上在老系统中进行信息补录,每天还要汇总上报统计数据。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点多钟,早上还得第一个到单位检测网络畅通情况、服务器运行情况。常年的加班,难免对家庭有些亏欠。妻子埋怨他:“别人都是偶尔加班,你倒好,加班快赶上正常上班了。”他却说:“工作上有需要,我只是尽到自己的职责罢了。”
“纳税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义务”
2008年,曾德阳来到纳税服务科工作。在这里,他以“勤勉踏实,真诚服务”为工作宗旨,大力改进服务质量,增进与纳税人的交流沟通,得到纳税人的认可和称赞。
2008年除夕夜,完成节前数据备份的曾德阳正准备领着女儿去买新年礼物,电话骤然响起,县城三十余里外的圣乐加油站仅有的一台汽油加油机由于税控系统突现故障无法工作,以致营业受到影响。顾不上女儿失望的目光,他迅速赶到现场。纳税人激动地说:“没想到,真没想到都过年了你们还能来人。”待处理完故障回到家,已是夜里九点多钟。而他,却只能向家人报以歉意的微笑。
几年来,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他的带动下,办税大厅先后被评为“内江市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纳税人的承诺。
“他是当之无愧的‘达人\’”
在家里,他是顶梁柱。即便这样,他也从不耽搁工作。2006年,妻子生病住院,他违心地安排双亲照顾。当医生怀疑妻子的病症可能为癌症,告知需要手术切除并取样活检时,他这才请假陪妻子到成都进行了手术。幸好,妻子并无大碍,只是需要每年定期检查,他便牺牲了兴趣爱好,为家人挤出了更多时间。
在单位,他是热心人。对新进大学生同事,曾德阳主动带他们租房子、找食堂,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为了外地的同事安心探家,他连续六年的除夕和初一都代同事值班。“5·12”大地震时,他踊跃献血,捐血总量超过1000毫升。他还积极参加造血干细胞认捐活动,并获得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
在家人眼里,他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纳税人眼里,他是政策“活字典”、电脑“万金油”、业务“百事通”;在国税同事心中,他是年轻干部的榜样,是基层税务工作者的楷模,更是平凡而高尚的共产党员的代表。曾德阳,正以这种平凡的坚守,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为税徽增色添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传玖高考佳绩近日揭晓的年度高考成绩,隆昌一中不负各界厚望,取得了本科上线人数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高考再创辉煌,再展国重风采。隆昌一中高2013届学生当年录取分数...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