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强
养兰、悟兰、学兰,我养兰已有十年,由一盆发展到十余盆,快成“专业户”了。
是《辞海》引起我养兰的兴致。
偶翻《辞海》“石部”,见“石门道”注:四川高县境内,秦开辟五尺道通西南夷经于此,道旁山上产兰。有“石门幽兰”之说。好惊喜!原来家乡竟有此古迹,竟产兰花!何不趁回家探亲之机游山撷兰呢?
于是,我有了一盆石门兰。但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我便购《艺兰》一书,认真钻研,初知养兰之道:兰喜半阴半阳,忌湿忌干,通风亦要湿度,避曝晒亦避大雨。还有培土、浇水、施肥都有讲究。养兰也有学问哩!
之后,我又从《花卉》一书中获悉,单位驻地隆昌县就产全国闻名的珍贵兰草——隆昌素。我想方设法,不惜重金购置几苗,栽一盆与石门兰相伴。
按图索骥,照书养兰,好苦人。烈日、大风,须把兰草搬进屋;阴天、细雨,得把兰草送上阳台;积灰厚了,就用湿棉球,一片叶一片叶地轻轻擦洗——比给小孩洗澡还细心。兰草患病,还得喷药治虫,精心护理……妻说:“多一盆兰草,你就多一个孩子,花好多精力在它们身上。”我回答:“要嗅花香,就得付出代价。”我急躁粗心的坏秉性,不知不觉在养兰中得以修炼改造。
兰也真不负我。初春,兰盆冒出一个个细笋般的嫩芽,半月即长为新叶。仲夏,兰盆钻出几箭花芽,一周便长高尺余,每根花茎挂五六朵花苞。石门兰为粉红,隆昌素为浅绿。一日,下班回家,开门便嗅浓郁的香味,似桂花,像玉兰,如茉莉,但又相异,此香香得更纯正,更淡雅,更悠长,更沁人。顿觉精神愉悦,疲惫匿迹。一看,正是兰花悄然绽放……
人不传话花传情。单位上的大肚子女同胞都找我要素心兰花,说是食此花下肚,生下的婴儿聪慧俊秀。为了下一代更美好,我只好忍痛割爱,自己就享用非素心的石门兰吧,照样特香。
黄昏,坐在阳台,品茗赏兰,别有一番雅趣。一片愉目的绿,一陈醉人的香。微风拂过,兰叶摇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暗香浮动,幽幽清心,我陶然怡然……
我养兰喜兰,取笔名“艾兰”,也许是兰之灵气触动笔,此名也常见于报刊了。
新闻推荐
(李伟俊唐敏记者张仁菊)隆昌交通围绕县委工作思路,以“中国梦·畅通隆昌”为目标,在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巩固加强公路管理养护,确保了公路管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严...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