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忠福实习生唐国强文/图
2013年初,隆昌召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总结表彰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在全县铺开。
6月,当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隆昌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文明的影子——文明市民教育普遍开展,文明用语大力推广、城市基础设施上档升级,环境整洁优美、各类服务优质高效,行业服务规范文明......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事关隆昌长远发展,事关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务必要打好这场攻坚战。”隆昌人,向来不甘落后。如今,这座城市正开启文明大门,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宜居城市
硬件上档升级
一座城市,总有其底蕴;一次创建,总需付出汗水。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考核项目多,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卫生更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在今年隆昌实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更加注重“软硬兼施”,而提升城市“硬”实力,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又是摆在创建的首要工作。
6月9日,记者走进康复路农贸市场,整齐划一的青石板,崭新装饰的摊区摊位,统一的店铺招牌映入眼帘。
在全新改造的水冲式厕所前,商贩刘玉仙与记者聊了起来。“这个农贸市场是改造后的,现在的设施完全比得上新建菜市。再没有了污水四溢,老式的旱厕也被水冲式厕所取代,农贸市场的改造极大方便了市民。”
县政府办副主任、治理办主任钟泽峰告诉记者,康复路农贸市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陈旧,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设施必须逐步改善,今年我们还将启动文庙坝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钟泽峰说。
2月20日,隆昌县入城的兴隆路开始全路段黑化,而像这样的道路黑化,今年就有5条。
2013年3月,一场“严查抛撒滴漏货车,治理城区扬尘源头”行动在隆昌城区展开。由县治理办联合相关部门对城区运输沙石、水泥、弃土货车不按规定采取密闭、覆盖措施的车辆进行强力治理。对未按规定采取密闭、覆盖措施运输沙石、弃土,造成抛撒滴漏货车依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相关规定给予了教育、处罚。
从设施设备的上档升级到相关部门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管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缩影。
近年来,隆昌扎实开展净化、黑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重点实施占道经营、店招店牌、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农贸市场、“五小”行业、“扬尘”污染等专项治理,“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
除此之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卫基础、市场升级改造“四大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停车场、修车洗车点等市政配套设施硬件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废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烟尘治理等工作,城区容貌秩序和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文明创建
打造优质软实力
在创建工作中,采取“软硬兼施”,而软实力、软环境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一系列软环境,体现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隆昌要立志打造优质软实力。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政务服务“四项承诺”张贴在大厅醒目位置,工作人员身穿统一工作服,让人赏心悦目。市民曹群芳前来咨询业务,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认同。
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隆昌县大力开展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村(社区)代办点建设,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一带三”活动,在行政审批权上,实施“两集中两到位”,积极实施“一章一表制”并联审批。
近年来,无论是注重社会治安防控还是大院长制,隆昌县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屡出新招,6月9日,记者来到古湖街道大东街社区创新设立的绿色网吧,这是一间专门为未成年人打造的绿色上网平台。
“在学生放学到家长下班近一个小时无人监管的空白时段,每周六、周日和寒假、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上午9点~下午7点,面向社区未成年人开放,学生可以到社区上网、学习等。”社区干部告诉记者,他们还落实专人值班管理、专人监督孩子上网、学习,深受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好评。
据了解,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隆昌县大力推进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此外,工商、卫生执法等部门也加大了对市场经营的监管,重拳整治食品、药品、涉农物资等领域的假冒伪劣生产和销售行为,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县治理办、城管局积极探索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环境。
宣传教育
提升全民素质
在年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张勇明确要求,要精心设计载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要让市民全面知晓、参与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来,通过宣传广泛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高干部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县文明办主任陈伟说。
3月19日上午,由县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团县委等14个志愿者服务大队和相关部门在东门广场举行了隆昌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集中宣传月活动。
活动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讲解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要求,倡导市民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做文明市民。当日志愿者还开展了家庭美德宣传、卫生知识宣传、法律咨询、义务诊疗、文明礼仪讲解等。
据统计,当日活动中,共接受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00余份,劝阻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30余次,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5月23日,在城区友谊转盘、女子岗亭等主要路口,记者看到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在此“执勤”。这一天,隆昌县城区文明引导志愿者正式上岗。据了解,此项志愿者引导活动将持续3个月,将集中开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文明礼仪引导活动,向市民宣传“人走人道、车走车道”的文明规范,对机动车、非机动车闯红灯、乱停乱放,侵占盲道,行人闯红灯、翻围栏等不文明行为及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丢废弃物等现象进行引导。
“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培育文明风尚,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隆昌城市交通文明形象。”县文明办主任陈伟说。
为了切实做好隆昌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指导各单位熟练掌握测评体系,明晰工作程序,扎实有效地推动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6月7日,隆昌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培训会,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责任单位培训了材料审核、资料归档、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工作。
在宣传动员上,隆昌有自己的一套路子。一是依托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开展好宣传报道。二是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市民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进行宣传。三是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群众团体也认真组织并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深化,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得以塑造。通过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广大市民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如今的隆昌,已逐步形成了“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风气。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如今,隆昌全县上下埋头苦干,势必打赢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攻坚战,为加快建设宜居、生态、畅通、平安、幸福的美丽隆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邹彬)隆昌县金鹅镇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采取机关干部固定学、农村群众院坝学、社区居民流动学、党员群众互动学、群众之间相互学等五种方式,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金鹅镇还结合各行...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