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记者 李忠福)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隆昌县实施“爱心、阳光、栋梁”计划,牵手留守儿童,共筑“中国梦”。
“爱心”计划,筑留守儿童真情梦。组建19个“爱心家校协会”,与孩子父母沟通、“家校互动”;举办各类培训、指导活动40余期,建立32个“亲情聊天室”,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家长视频交流350余次,使其感受家庭温暖。向2万余名留守儿童发放“爱心温情卡”,并注明爱心叔叔、阿姨、联系电话;由企业、民间组织捐赠资金200余万元,在各中心校建立留守儿童“温情家园”,配备一间活动室、一台电视、一组电脑、一部亲情电话、一套图书、一套体育器材,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关爱。开展铭记恩情活动,突出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设立50个“党员教师服务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制作专题黑板报和校宣专栏100余期,开展“鲜红的队旗——留守儿童心中的梦想”、“中国梦,党旗下的留守儿童”等恩情铭记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党的温暖。
“阳光”计划,筑留守儿童成长梦。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开展《沐浴阳光,我们共同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等儿童心理游戏训练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免费为留守儿童接种乙肝、麻疹等疫苗,以校讯通短信平台等为载体,开展“学校+父母+爷爷奶奶共助留守儿童科学饮食”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拔河、长跑等“阳光体育”运动,增强留守儿童身体素质。成立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在社会各阶层招募20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维权活动,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栋梁”计划,筑留守儿童成才梦。采取“3+1”结对模式,一名党员干部、一名教师、一名优秀学生各帮扶一名“留守儿童”,设立留守儿童“梦想读书屋”,开展“一站到底,遨游知识的海洋”、“我为‘中国梦\’做什么大讨论”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开展“远离父母,小学生夏令营”、“争当文明劝导员”、“我为隆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贡献”等社会活动,增强留守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实施奖励助学,由县教育基金会负责,联合团委、妇联、关工委、教育局等8个相关部门和企业,设立20万“栋梁助学”基金,并制定《留守学生栋梁基金管理办法》,为留守儿童成才护航。
新闻推荐
(韩鑫记者李忠福实习生唐国强)在主题教育活动中,隆昌县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将“中国梦”、“企业梦”、“个人梦”交融互动。隆昌县组建2个非公有制企业宣讲团,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企业心向...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