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
落日照横山,金狮有气概。
登临赋诗文,峰峦正青黛。
野藤阻客行,稼禾招人爱。
四望皆炊烟,初晴余暮晦。
神马入小村,浮云扫大块。
水清鱼更鲜,人熟犬不吠。
我友太痴迷,摄像上屋背。
何处隐真人,愀然君安在!
——咏横山·和李南晖(清知县)
木瓜寺既是一座寺庙,也是一条街道,又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木瓜寺庙、木瓜寺街、木瓜寺村。
小时候去外婆家要翻越一座很高的山,半山腰的岩石上镌刻有三个大字——“山之阿”。我们一般都会在这里稍作歇息,然后继续上山。山巅一寺,叫木瓜寺;一条黄石板铺成的小街,百十来户人家,就是木瓜寺街。
威远古八景之一的“横山落照”在木瓜寺村。我们找到了木瓜寺村的老缪同志做向导,想象在久远的年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饮酒唱歌,也可沾沾文气,扫扫俗气。同行的轩远二哥是摄影名家,我陪他们爬上了人家的房顶拍摄落日……其实,我想象中的横山落照不纯粹是落日,而应当是落日余晖中的横山全景图。马大哥对老缪道:“横山是你们村里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它!”
老缪道:“听了您多年的宣传,我们对横山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有石材老板要来搞开发都被我们拒绝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匆匆结束拍摄程序,参观木瓜寺庙。马大哥说:“木瓜寺,明宣德三年(1428)建于横山之巅,万历年间重修,旧名华严寺,又名太子殿。是一座以道教为主、儒道释三教归真寺庙。”
马大哥指着寺里身着鎏金朝服头戴木雕官帽的神像对我说:“拜吧,这是禄星,也就是文曲星,是主管功名的星官。”
我道:“既然是文曲星,拜拜也无妨。但人家木瓜寺村就一个支部书记的职位,我要拜了,会不会被人怀疑要篡权?”
“村官有啥权可篡嘛……”老缪笑道,“还去不去‘山之阿\’?”
马大哥道:“算了,不早了……我拍了图片,大家可到我的空间相册去看。这仨字大有来头,首先是语出屈原之‘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其次是隆昌县令牛树梅来威远考察学习其家乡前贤李南晖德政时题写的。他们俩是甘肃通渭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出了木瓜寺庙,我说:“走,去看看木瓜寺医院!”
老缪说:“木瓜寺医院已经是危房了。”
进了医院,果然残损得不堪入目,只后院有几株一人多高的仙人掌,盛开着金灿灿的花,增添了一种凄美:“医院的人呢?”
“退的退了,走的走了……”
在医院对门,端坐一位老婆婆,老缪说她已经93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我问:“婆婆,请问当年那个很有名的曾医生呢?”
“退了,也不知道回哪儿去了……”
远哥好奇地问:“你问这个干啥?”
我说:“我小时候得了一种病,乡亲们说再拖就会死人了,必须马上去自贡大医院治疗。家人抬我到了木瓜寺场口上,也是遇到几位摆龙门阵的婆婆,她们看了看,说‘哟,这娃儿病得这样了,只有看咱们木瓜寺医院里的曾老师能不能治?赶快去!再耽误命就没了。\’于是,我被抬进了木瓜寺医院,找到曾老师,他看了一眼,对身边的一个女护士说‘看看有没有庆大?\’一会,女护士回话‘还剩最后一盒。\’曾老师说‘住院吧,打几针就没事了。\’我第一次打针,非常恐惧,护士温柔地对我说,‘别怕,打完了针,这个盒子就给你!\’果然,打完一盒之后,我就出院了……”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走在昔日繁华如今冷清的街道上,我感慨万端:
重来向晚忆当年,不见先生在目前。
病榻曾温童子梦,残垣已断故人缘。
老师和蔼言真切,护士温柔话软绵。
奇树开花留雅韵,依稀药味漫山巅。
新闻推荐
隆昌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隆地挂告字(2013)04号
隆昌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隆地挂告字(2013)04号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土资源部39号令及《隆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经营性国有建设...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