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基
隆昌的洞坎瀑布是一处至今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是一处独特的景点。尽管早在明清时期便已载入地方志,但一直未被更多的人注意。主要是隆昌河水量小,长年成潺潺之势,那瀑布也就白练般地悬挂在崖上,不为世人所注目。
我自幼在隆昌长大,儿时,凡夏天涨水必到洞坎观瀑,长大后,却去得少了。近日终于得闲,遂了我多年来一睹大水观瀑的夙愿。这天下午,连续三天之后的大雨终于止住了,我从罗汉桥边经过,发现河水猛涨,便驱车来到洞坎。
两里之外便听到轰隆之声,使人想起黄河大合唱。眼前的隆昌河虽不能比黄河,但因洪水猛涨,水色已是浑红,翻滚着缓缓南去。
瀑布在隆昌县城南郊,小地名洞坎。隆昌河从城北经城东绕城而过,在城南土地坎陡崖处落下,落差40多米,形成瀑布景观。隆昌河段原为明清时期护城河,城墙于民国年间先后拆除。随着城区扩大,隆昌河现已穿越而过,河滨也进行了修缮绿化,两岸绿柳垂荫绿茵如盖。河水蜿蜒出城之后,在洞坎处遇回龙山而劈为两股水,沿大小洞坎飞流直下,形成瀑布景观,古称鹅洞飞雪,为隆昌八景之首。
据县志记载:“鹅洞飞雪”因紧靠县城回龙山后,山洞藏有金鹅一对的美丽传说和洞坎天然飞瀑之景相融而得名。隆昌河蜿蜒而来,被回龙山劈成两支,依山环抱,从大小洞坎悬崖泻落差达40米的同一深潭。道观回龙观雄踞山顶,四周林木葱茏。观右前有“回龙砥柱”石坊一座;左右两桥飞架,南麓有回龙塔,东侧桥北有石溪亭。洞坎平日飞流如练,雨季洪水以每秒600立方米流量奔腾而下,其声动地震天。潭下雨雾延绵百米,彩虹架于雾气之间。峭壁上双勾“龙门”二字,宛若巨龙,若隐若现于水帘之中。明清以来骚人墨客至此,感慨万千,常滴墨于绢绸素笺之上。历史上此地亦是驰名海外隆昌麻布的天然漂洗工场,至今潭下河边上仍存当年打桩漂布的累累石洞。
大洞坎石桥为石板平桥,桥宽两米,桥墩龙头九个,仅存两个。小洞坎桥亦为木板桥,桥宽大,龙头仅剩一个。
来到石桥边,但见缓缓流来的洪水一过桥洞,卷进石滩,平静的水流立刻被撕得粉碎,那石滩坡陡落差达20米,这平缓的水流一经开闸立刻野马不驯,狂怒暴跳起来,是头牛投下去也会顷刻间于翻江倒海中不见踪影。
所有的石崖都被洪水吞没,平时呲牙咧嘴的崖石不见了,被撕扯得粉碎的洪水全部变态为水珠水雾水帘水絮,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
唯有大洞坎瀑布左边有一块尖咀山石伸出崖壁两米之多,突兀在水瀑之外,显得十分奇特。更奇特的是,那尖咀石上有一株两人高的黄桷树,那黄桷树枝干在水浪的冲击下已成倒伏状。枝叶也在水浪卷起的狂风中颤抖不已,但绝没有离去的意思,依然用她那盘根错节紧抓在石壁上的须根顽强地支撑着。
不远处深潭上升腾起一道彩虹,那彩虹是弧形的,仿佛一张巨人的弓。弓背向外,那飞瀑便是弦,似有一枝利箭就要射向九天之外!
崖下是深潭,深潭在双瀑的轰击下如一大锅滚翻的粥,水雾飞起百米之外。潭远处是湍急复归平静的隆昌河,静静地沿着隆昌的山地平坝流向远方。远处是富顺境地,另一条河流——沱江在等待着拥抱她。
重庆江津四面山瀑布你只能从下面和上面看,只有两视角。而隆昌瀑布有5个视角,其中大小洞坎各有左右两个视点,潭下还有一个视点,每个视点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四面山瀑布没有河流,只有小溪一道。
从洞坎东去两公里之外,便是全国知名的南街牌坊群,那里至今屹立着7座明清时期的三门四桩石坊。沿牌坊群出城一里便是云峰古塔。塔高60多米,为砖砌七层,游人可直达塔顶。平眺远,望鹅江如带,川南坝子千顷沃野尽收眼底。洞坎往右,几里许,是新开辟的古宇湖风景区。这四景点构成一个集湖光、古塔、牌楼、瀑布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
7月下旬,均是观瀑的好时机,读者诸君不妨到此一游!
新闻推荐
招商公告经隆昌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我公司拟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实施隆昌县大崖湾垃圾场封场绿化工程,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投资人参与本项目投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概况1...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