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忠福实习生唐国强文/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隆昌县教育围绕“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考质量”主线,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争创一流教学业绩”为目标,以“夯实基础、优化布局、促进均衡、提升内涵”为重点,狠抓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重视教育工作
狠抓教育投入
从全面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到省教育厅批准隆昌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县;从2012年度市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到2012年高中课改教师培训一等奖;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工作一等奖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优秀组织团队”……一系列的荣誉见证着隆昌教育的飞速发展。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仅抓普通高中,而且强力支持隆昌幼师升专,开创了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办大学先河。同时,极力推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解决读书难的问题,在县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修建城西莲峰小学和莲峰幼儿园。
年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德超带队到隆昌一中、二中、七中调研,听取校长和教师们对隆昌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重视基础夯实,狠抓效益提高,确保目标完成”的指导思想,为教育过程管理指明方向。
今年高考前,县委书记张勇、县委副书记、县长尹忠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亲力亲为,关注高三模拟考试,并在考试后的情况统计分析材料上做出批示。保考工作中,尹忠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带队检查安全工作,确保隆昌高考中考工作顺利进行。
去年,为改变全县教育信息设备数量少、设备老化现状,使孩子们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在成功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为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远大目标。
狠抓教育投入,注重高中奖励。新建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投资预计1.45亿元,超额完成半年任务1.4亿的目标。有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8个建设项目。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图纸设计和施工图预算。学前教育建设工程项目界市镇中心幼儿园项目主体框架已封顶。新建莲峰小学、莲峰幼儿园、黄家镇中心幼儿园、迎祥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按进度推进。2012年高考之后,县委、县政府在2012年8月召开规模空前的表彰会,奖励学校40多万元。
县级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工作。2012年隆昌教育基金会资助在校学生1751人,616144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315人,432840元,资助贫困教师18人,67000元,资助9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45.4万元。2013年6月底前,资助在校学生919人,27.9万元,资助7名教师3.1万元,资助91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102万元。
从县委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到相关部门重视教育工作,隆昌县教育改革和发展路子走得更加踏实。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实施主体是教师,为此,隆昌县从教师队伍着手,通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让教育轻装前行。过去,许多教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离开教育岗位长期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教师编制又保留在原来的单位,造成学校缺教师上课,但因教师编制已满而不能招聘新教师,隆昌也面临这样的窘况。面对历史遗留问题,隆昌县2012年7月至10月在教育系统累计清查出在编不在岗教职工共计165人,通过清理,17人申请辞职,学校解聘18人,其他人员按规定返回原校上班。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狠抓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2012年隆昌县先后交流任职校级干部32名,中心校校长实现了全部交流任职,改变了过去多年来干部没流动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校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选拔出30名正校级后备干部,50名副校级后备干部和17名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对后备干部进行了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充实全县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库。先后组织了20余名干部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学习,提高了管理水平。2012年秋季,提拔任用了25名后备干部,任用率达到31%,改变了过去“备而不用”的现象。
以打造全市教育质量“高地”为目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狠抓课改及教学研究,凸显校本教研特色。2012年隆昌县认真做好高中课改培训工作。采取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省上现场培训、网络远程视频集中学习、高中课改培训平台自学、网上交流和网上提交作业(培训感受)等形式,共有493人参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高中课改课堂教学现场会,切实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开展各种级别的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复习会和教材培训会。中学继续就新课标解读、课标与教材、有效课堂教学等项目进行了研讨。小学语文和数学开展了2次全县性的教材培训,分别就教材与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专题剖析探讨。
目前,隆昌县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全覆盖,采访中,许多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赞不绝口:“电子备课让我的视野更开阔,课堂教学更厚重。”“电子白板的使用让我们上课更轻松、更健康。”
隆昌县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兴趣,也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师生们凭借先进的教学工具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加强教育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
“要不断加强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联聚告诉记者。
如何加强教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隆昌县有哪些创新举措?
一是建章立制,加强教学管理。2013年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隆昌县制发了《隆昌县中小学常规》、《2013届毕业班工作意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复习实效”指导意见》、《“学生心理疏导”指导意见》、《“学生应试技巧”指导意见》、《五月冲刺工作意见》、《高考十锦囊》等文件。
二是加强研究,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刚放暑假,隆昌县就提出2013届必须迅速进入高三状态的要求,并立即对全县三所高完中进行视导,视导主要围绕“充分准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高三教学的复习效益”主题开展活动,着重关注教师对教辅资料的选定,习题的选用,跟踪的落实,教师对课改与高考对接情况的研究,高考的针对性、上课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是否明确,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注重了学生学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教学是否“满堂灌”,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作业的批改、个别辅导等问题,视导效果明显。
三是加强检查,强化管理。在整个高三阶段,县教研室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采取打招呼和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督查毕业班工作,对学校的高三备考方案,措施到位落实情况,学校毕业班领导小组的决心和态度、目标和干劲,校内集体备课,校内集体视导,教学“六认真”的检查情况,确保措施落实情况,学生午休、自习、就寝等情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实际指导学校及时调整,实现了宏观调控和细致管理的结合,把握住了整个高三工作的航向。
此外,在以质量为主题的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亮点纷呈。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适合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之路。
“教育事业关系国家未来、民族振兴。社会各界人士、家长对教育期望很高。一想到这些,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县教育局局长余自忠感慨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全县教职员工将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办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莘莘学子托起“中国梦”,为隆昌教育事业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今年高考,在优质生源外流、往届生减少的情况下,隆昌县依旧延续往年态势,取得可喜成绩,本三上线1450人,比2012年多16人,实现了稳中有升。
文科语文全市前五名隆昌县占据前三名,文科数学全市前五名隆昌县占据前两名。同时,国家级示范高中隆昌一中本一达到200人、本二达到821人、本三达到1201人,稳居全市上线总人数第二名。
新闻推荐
教苑奇葩在乡村绽放异彩——前锋中学中考成绩连年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
◇本报记者邓挺近日,记者获悉,隆昌县响石镇前锋中学今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再次排名全县农村中学前茅。该校2013届毕业生参考128人,国重硬上线23人,省重硬上线28人,市重硬上线18人。创先...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