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娃心里话都爱到“小屋”去说
6月27日,隆昌县金鹅镇红卫小学内,几名学生早早来到“七彩小屋”,与学校教师许春波就提高自理能力“谈心”。“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红卫小学校长邱宗容说。
不仅仅是红卫小学,隆昌县各乡镇小学都像红卫小学一样,建立起融心理咨询和兴趣培养为一体的“七彩小屋”。“关注留守儿童不仅在物质上,还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构筑起留守儿童的‘七彩梦想\’。”隆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学兵表示。
□曾婷婷 本报记者 张明海
专业兼职相结合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陈建平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同时,她又是一名青年志愿者。
通过与隆昌团县委的合作,作为一名母亲的陈建平也开始走近留守儿童。“单在留守儿童心理咨询这一块,我已作超过了800个小时的儿童心理咨询。”陈建平说,留守儿童看起来独立性很强,但因为缺乏父母在身边的言传身教和情感关怀,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自卑内向、交流能力欠佳甚至具有性格“攻击性”等多种问题。
“初步统计全县有25000多名留守儿童,农村中小学生70%以上又是寄宿制。”隆昌团县委副书记罗永新介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自理能力和心理抚慰上需要更多的关心。
目前,在定期进行心理讲座的基础上,隆昌已依托陈建平这样的专业力量和学校教师的力量,打造起覆盖全县各个乡镇小学的心理健康咨询室。
利用“课外时间”关爱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2012年9月,红卫小学的“七彩小屋”建成投入使用。
一间活动室、一台液晶电视、一组电脑、一部亲情电话、一套图书、一套体育器材……在隆昌团县委的联系下,由企业和民间组织捐赠200多万元,隆昌县各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开始建立起来。
“每周二、五放学后的一个小时,我们组织留守儿童在这里学习上网、看电视、组织兴趣活动。”红卫小学有150多名学生,其中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来自附近6个村。
“我们大多收看趣味性、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且边看边评。”许春波介绍,通过“七彩小屋”的电脑视频,孩子们还可以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因大多是长途,学校里的免费亲情电话每个月的电话费至少都在三四百元以上。
五年级学生李静是“七彩小屋”的“常客”,她特别喜欢在这里阅读并与同学老师做游戏。“爸妈在广东打工十多年了,每年才回来一次。在这里,我不感到孤单,感觉很快乐。”李静说。
在许春波看来,“七彩小屋”的建立,不仅仅是为留守儿童带来了欢乐,“更重要的意义是,关爱其精神家园。”
新闻推荐
隆昌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受隆昌县人民政府委托,2013年拟实施古宇湖北入口景观建设工程,本项目采取招商模式进行建设,现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投资人参与本项目投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概况...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