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平台刊发问政帖文近260条。其中涉及出行难的有近30条——
□四川日报网 余普
“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祝堰村的公路,何时才能修成水泥路?”“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花财门村的公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大坑小凼\’的现状,啥时才能有所改善?”
10月份,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平台刊发网友问政近260条。其中,涉及农村公路烂、群众出行难的留言最多,有近30条;其次,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也是网友关注的热点。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问政四川》平台10月份共计收到相关部门回复50余份(包括对网友10月份及更早留言的回复),回复数较多的市州分别为泸州12份、广元8份、绵阳7份、乐山7份;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市州对网友反映的问题较少甚至未予回应,如眉山、宜宾、德阳三市的问政帖文各8条,但回复数均为零。
修路没有具体时间表
“从我读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快30年了,那条路没有丝毫改变!”10月17日,有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发帖称,由于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祝堰村的公路一直没有硬化,沿途群众出行非常不便。“安岳文化镇到共和乡的县道一样破烂不堪,兴隆镇鱼龙乡彭堰村连接外界的唯一村道就更别提了,如今的情况和我们读小学时完全没有区别,20多年过去了,实在要说有变化的话,路况也是越来越糟糕。”在该帖跟评中,一位自称来自安岳的网友对乡村出行难表示“深有同感”。
面对网友问政,相关部门有何回应?记者查阅近30条留言发现,截至发稿时,回复数尚不足三分之一。“网友反映的情况很普遍,需要修的路很多,因此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当记者就网友的诉求进行转达时,一市州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此答复后,匆匆挂掉电话。
集资修路尚无出资标准
村民集资修路的资金问题,网友也反映强烈。10月30日,一位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写道,“内江市隆昌县石燕桥镇杨柳井村开始修建通村公路,村上通知每人集资2000元,五口之家得交10000元。如果修一条路给自己增添这么重的负担,不如不修。”
10月24日,网友“徐仕均”也在《问政四川》平台发问,“阆中市宝马镇大柏垭村二组修路,让我们二组所有村民集资18万元,合理吗?”
根据相关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国家将按“已纳入规划”和“未纳入规划”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其余资金则需通过受益群众集资等方式筹集。但从网友们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修建的每条道路的受益人数不等,各地的集资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甚至更多。“动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元,偏远山区的村民根本无力承担。”
编辑点评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省乡村群众的出行问题。据省交通运输厅最新消息,从2013年到2015年,四川省将投资1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1万公里(本报11月3日报道),但要全面、彻底解决出行问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作为相关职能部门,面对网友诉求,理应积极回应,即便在不能给出具体时间表的情况下,也应耐心给予解释,这也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同时,在集资修路的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加强监督,既要防止部分地方和个人乱收费,又要保证筹集的每一分钱真正用到修路上。
新闻推荐
内江打造“川渝合作桥头堡”□张啸刘小玲本报记者周海波9月18-19日,内江市党政代表团携235个项目,在重庆找“亲家”。最终与部分重庆企业“联姻”,成功签订12个合作项目,达成合作金额53亿元。“这是...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