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
12月6日,冬日暖阳。
一出成渝高速公路隆昌站,色彩斑斓的LED显示屏扑面而来。
几年前,这里附近还是一片村落,如今,独具风格的仿古牌坊建筑收费站,大气典雅。一条长近2公里、宽为双向6车道、由沥青混凝土浇筑的迎宾大道,从兴隆立交延伸至飞泉立交,宽阔整洁;道路两边,80多盏玉兰路灯亭亭直立、错落有致的银杏香樟妩媚动人,入城线犹如一道亮丽风景线。
时值年末,盘点2013年隆昌的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令人欣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隆昌的干部群众,围绕“五项任务”、建设“五个隆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建设美丽隆昌奋力前行。
规划引领
城乡整体推进
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创造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城市?
“以人为本,是隆昌县一贯提倡的城市理念。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这使它区别于其他城市,因而城市规划和建设就必须要研究其自然特色和人文特点,使其成为一座有情感的城市。”县住建局局长郭飞如是说。
一年来,隆昌县编制完成25平方公里城市近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形态意向设计,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新城核心区道路路网、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已形成基本方案,风景名胜区(古宇湖景区)总规覆盖率达100%。
完成高铁新镇(界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古湖街道“幸福古宇”新农村综合体规划、30个新村聚居点规划编制,界市镇、龙市镇、普润乡3个乡镇全域城乡统筹规划全面启动。编制完成城市旅游生态休闲走廊、北部新城龙凤大道等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85个,规划总用地面积 4247亩,古宇湖东入口景观工程、界市镇丽景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52个,规划总用地面积1539亩。
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隆昌县首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工作原则,先后召开7次县规委会,评审通过了61个规划设计项目。
其次,严把行政审批关,梳理审批事项,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实效。目前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53件,用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78件,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主办“一章一表制”并联审批项目34个,办结率、评议率、满意率均达到100%,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实现“零违规、零投诉、零通报”。
同时,严把规划验收关。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放线、验线程序,完成28次放线,15次验线工作。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程序,对照批准的规划,认真进行资料核实和现场核验,对不符合规划竣工验收标准的项目,责令其整改,必须达到要求后再行验收。不仅如此,隆昌加强违法建设巡查力度,确保做到违法建设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力求把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共出动230余车/次,510余人/次,依法强制拆除违章建(构)筑物66处,拆除面积5600余平方米,行政罚款91万余元。
城市建设
面貌焕然一新
家住隆昌仁和坊的丁前胜,看到隆昌蓬勃的发展势头,毅然决定从沿海返乡创业。在北关景区的大门前,记者遇到这名年轻人,他指着新修建的地标性建筑天运楼,感慨道:“这几年隆昌的发展很快,变化大,尤其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家乡越变越美了。”作为一名隆昌人,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的确,隆昌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以50平方公里新城为统揽,以新城核心区重大城建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速度。2013年,共主导实施55个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0个,新建项目35个。
城市道路快速推进。新城核心区已形成“四横三纵半环”道路路网骨架,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拓展城市新区。人民中路B段、隆华路CDEF段、恒隆路北段建成通车,人民中路C段、环城南路B段等城市主干道有序推进,环城南路A段、党校桥正在抓紧前期招商和招投标工作。
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北关石牌坊古驿道景区、白庙子水库生态湿地建成并向市民开放;隆昌河综合治理工程、入城线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效果明显;古宇湖东入口、城市旅游生态休闲走廊已开工建设,古宇湖北入口工程即将启动建设,北关景区-莲峰公园-白庙子水库生态湿地公园-古宇湖1500余亩的生态、园林、文化廊道建设,加速实现城湖一体格局。
城市绿化、亮化、黑化工程初显成效,城区9条主次干道绿化完善工程、康复路、入城线沿线110栋楼宇亮化工程全面完成,隆泸大道、白塔路、中心街等18条城市主干道黑化改造工程已完成14条,其余4条正有序开展,预计年底全面完工。
城市建设中,隆昌注重完备城市配套设施。依据新建道路严格按照城市综合管网规划要求实施、旧城道路逐步改造的原则,实现了“新建道路推进到哪里,水、电、气、通信等能源供应设施就同步配套到哪里”的规范化目标。
在住房保障方面,隆昌坚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居住安全”的理念,有序推进商品房开发项目,西湖逸品、观岭国际、隆都方缘等项目正加紧实施主体施工,北晟名都、城东世纪城、嘉和宽庭等项目全面启动。
隆昌坚持改善民生,加快住房保障工程建设。全年共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2389套,其中新建266套廉租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新改建公共租赁住房56套已竣工,65套主体已完工,620套正在进行基础施工,166套已启动改建;新建109套经济适用住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已启动改造棚户区1107户。
9月底,隆昌通过廉租住房现场摇号分配方式,使300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喜获新居。现已维修直管公房130处,面积5700平方米。为偏远、乡(镇)公房危旧房建立档案,发放联系卡500份,印制应急抢险人员通讯卡人手一份,构建安全防范网络。
统筹城乡
推进新镇建设
今年来,界市、龙市、响石、石燕桥等乡镇完成全省“百镇建设试点示范”小城镇申报,云顶镇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龙市镇、界市镇、金鹅镇完成全国重点镇申报。其中,界市镇已成功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范围。住建部门派遣两名规划建设专业人员参与管理高铁新镇(界市镇)建设,十字道路、停车场、新村聚居点一期已完成建设,T型景观大道、站前广场、汽车站正在加紧施工。其中,站前广场在成渝高铁线率先启动建设,成效突出。同时,还指导黄家、响石、桂花井等乡镇,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开发建设。
在新村建设中,专业人员协助和指导各乡镇做好新农村建设,引导分散居住农户、需新建翻建住房的农户向集中居住点转移。
今年,全面完成“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在综合评比中名列全市第一,同时,“幸福古宇”新农村综合体全面启动。在67个新村聚居点建设方面,建成55个,年底将全部完成。
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住建部门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督促和指导,与村民、施工队伍沟通协调,定期督查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工;严格按照改造标准,检查危房安全质量;做好每户农村危房改造前、中、后各项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目前,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2户;指导李市镇邹家房子、龙市镇梁家湾新村、黄家镇狮子湾新村等21个村完成风貌塑造,派驻4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开展农村土坯房改造技术指导,已完成土坯房改造4170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的隆昌,正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在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刘丽)开展法制宣传,提供咨询服。12月5日,隆昌县迎祥镇利用“逢场天”机会,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组织综治、法庭、司法、派出所等单位开展法制集中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