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享有“川东大门”、“西南出海大通道”之称的隆昌县地处川渝两省交界处,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的中段,隆泸铁路的起点,交通发达。
近年来,隆昌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以“对接大交通、升级干线路、改造县乡路、拓展产业路、提升村组路”为思路,扎实推进交通网络化,加快畅通隆昌建设,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项任务”内容之一,着力打造隆昌区域节点交通枢纽,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实习生 朱怡雨 文/图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形成城市交通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是隆昌的一个工作重点,今年尤其要抓好四条大道建设,即成渝客运专线隆昌段、县城到界市镇的快速连接通道、自隆高速公路及向阳路(自隆高速公路入城线)的建设。同时,推进连接村组公路的完善,抓好公路养护工作。”1月8日,隆昌县县委书记张勇就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召开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时说。
隆昌县领导班子在交通建设工作上,抓住重点,内外齐建,提高交通网络化水平。
1月27日,笔者从隆昌县城随车途经川渝经济合作工业园区,来到隆昌县城至成渝客专隆昌北站的快速连接通道。笔者在现场看到,快速通道土基已基本成型,宽敞的大道旁有序停放着工程机械,上跨成渝高速公路的群星大桥已完成T梁架设,四周布设安全网,现场有专门的职守人员。
快速通道全长11.16公里,路基宽32米,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从成渝客专隆昌北点出发,只需10分钟,就可达到隆昌县城。目前,完成投资26968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35%。完成全部涵洞、挡防、路基填筑和桥梁下部构造。
素有“隆昌后藏”之称的界市镇位于隆昌县县城正北,距县城较远,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在隆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争取下,让成渝客运专线途经界市镇,并设置站点,界市镇依托其发展,成为全县的北部新城。
“镇上依托成渝高铁路网构架,建设北部新城交通对外路网和城市内部路网;依托区域交通设施和城市快速路,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改建完善,形成‘三纵三横\’为主的道路骨架系统,努力把界市打造成川渝经济交通枢纽镇,带动隆昌北部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界市镇政府交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廖锋告诉笔者。
成渝高铁客运专线(隆昌段)2013年完成投资40055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34%。完成路基铺筑、桥梁架设及护坡处治,正在开展轨道安装和站房建设,2015年将建成通车。
自隆高速公路(隆昌段)是隆昌县委、县政府的交通建设的工作重点。
“以前从隆昌到自贡、宜宾、乐山等地,需经过内江绕行,自隆高速公路的修建,有效缩短两地路程,堪称隆昌西北对外大通道,有力促进隆昌融入川南城市群发展。”隆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冯良说。
自隆高速公路(隆昌段)加强征地拆迁、建设环境协调等工作,完成征地拆迁并全部交地,路基已基本成型,正有序开展涵洞、桥梁桩基及节点控制性工程建设,目前完成投资3594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80%,将于2015年竣工。
与此将同步竣工的是向阳路——自隆高速公路至隆昌县城入城线。该路段全长4.467公里,路基55米,双向六车道加非机动车道,等级属于城市主干道一级。
摊开隆昌县交通网络图,向阳路(自隆高速公路入城线)呈东西走向穿城而过,是城西交通的大动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正抓紧开展招商工作。
隆泸大道、康复东路、白塔路、石油路等隆昌县城区白改黑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隆昌县住建局的牵头下,已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
“白改黑工程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民办实事顺应民心的重要举措,为隆昌交通网络化和畅通隆昌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隆昌县住建局局长郭飞说。
国道、省道、县道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项目推进有序完成,而硬化村级道路及村与村连接道路是隆昌县打造交通内网的惠民之举。
隆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从进一步改善农村路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想,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决定加快农村路网建设,2013年实施并完成县乡联网路17.7公里、通村水泥路完善工程135.6公里。与此同时,加快开展李渔路、界盘路等县乡联网路、出境路28.5公里的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
“六横七纵、内联外接”的城市交通网络正在逐渐形成,为隆昌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也为隆昌实现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加大道路养护管理
巩固交通建设成果
数据显示,2013年1~12月隆昌县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3432.6万元,占市级下达目标的875%,占县级下达目标的133.4%。其中交通建设专项目标完成投资11025.2万元,占市级下达年度目标5247万元的203%。特别是通村水泥路、公路大中修工程、生态路绿化、安保工程建设等项目均超目标任务完成,分别超出年度下达目标73.8公里、3.5公里、27.4公里、68.8公里。
“三分建,七分养。”交通建设成果的巩固,需要后期养护和管理,这也是全县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隆昌县实行建管养一体化,在各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招标、施工过程管理、工程质量监管、资金使用监督、竣(交)工验收、管养公示等,强化政府监管,推行群众监督。
对县乡道出境路、联网路项目采取县乡共建共管办法推进项目建设,涉及乡镇组建了专门协调领导机构,负责加强县乡出境路、联网路实施过程中建设环境协调和质量监管工作,在完工经交工验收合格后,即按相关程序移交有关乡镇负责管养。
对通村水泥路建养项目,以乡镇、村委会为主体,交通部门加强督导检查、技术指导与帮扶服务,协助乡镇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一事一议”筹资机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养护管理模式,如响石镇实行全镇筹资并综合安排资金;石燕桥镇把乡村道养护纳入对村组干部的年度考核并签订责任书;普润乡实行路面大修由乡镇负责和日常养护由村组负责的养护办法,确保了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协调发展。
隆昌县委、县政府目督办印发了《隆昌县2013年度乡镇(街道)目标绩效考核任务分解表及评分细则》和《隆昌县2013年度经济工作(“五项任务”、“五个隆昌”)推进组考核评分细则》,进一步明确交通网络化和畅通隆昌建设考核评分办法。
此外,全县制定了《隆昌县2013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对各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按季进行督导、检查与考核,加强对县道、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
2013年完成公路专项整治14公里。完成公路大中修5.5公里,占年度目标的275%。完成安保工程73.8公里,占年度目标的1476%。完成生态路绿化33.4公里,占年度目标的334%。完成凤林桥危桥改造1座,占年度目标的100%。
综合整治交通安全
确保出行环境和谐
2013年12月27日,四川省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将2014年作为全省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
会议召开后,隆昌县立即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暨“百安活动”动员大会,严密部署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
隆昌县委、县政府领导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细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把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违法违规驾驶人“黑名单”和行业退出机制;强化安全监管,加大恶劣天气路面巡逻管控和保畅工作力度,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
目前,道路安保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前期摸底调查工作,进入设计阶段,按省上部署全面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用优良作风 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内江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刘小玲实习生徐艳梅2月8日,市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在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内江市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这场教育实践活动中,将...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