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红包,不该成为包袱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2-07 03:44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笑话:“我想给我的钱包一巴掌,让它肿起来,一过完年,它就瘦得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笑话都会产生共鸣,因为春节发红包,掏空了不少人的腰包——

◇本报实习生 张小丽 文/图

2月6日,笔者随机走访十多位市民,90%以上的市民称过年发红包支出上千元,主要是给老人和孩子。有的市民抱怨,春节发红包成为回家过年沉重的负担。

走访:

发红包是年关绕不过的坎

2月6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已近结束,但笔者走访城区多家杂货用品店发现,红包仍然放在醒目的位置,而前来购买红包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

“过年不就图个高兴嘛,不给老人、娃娃发点红包,哪能叫过年?”家住市中区新华路的市民夏小汇说,她每年都要给家里的长辈和晚辈发红包。

“家里亲戚的孩子太多了,年前买的红包都用完了,我只得再买一些。”市民李野说,他在成都上班,这次回内江过春节,来家里拜年的孩子比他预计的多,他不得不咬牙增加了“红包预算”。

今年50多岁的市民王佳说,她有一个小孙子,每次家里有人来拜年,总免不了要给小孙子红包。为了不欠下人情,她也要包些红包给别人的孩子。她说,发红包是年关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抱怨:

红包是沉重的负担

发红包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原本也是为增加年味儿,图个喜庆和吉利。但笔者走访中,不少市民抱怨,发红包让他们年前刚鼓起的腰包“成功瘦身”,这几乎成为他们回家过年最大的经济负担。

李野在成都一家单位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今年春节,他带了近20000元回家过节,发红包就用掉了将近10000元。李野说,他们家族庞大,侄儿侄女就有二三十个。这个春节,他给年过六旬的长辈和没成年的侄儿侄女都发了红包,红包中最少的也是200元。“这差不多用了我两个月的工资。但是在外工作,回家不发点红包,面子上过不去啊。”李野说。

在隆昌县某私立学校任语文教师的冯礼告诉笔者,这个春节,他也发了超过2000元的红包,几乎是他一个月的工资。“过完年,我得勒紧裤带生活了。” 冯礼苦笑着说。

“这个春节,我孙子收了多少红包,我就还了多少红包。”市民王佳是名家政人员,过年期间小孙子收了1000多元的红包,为了不欠人情,她将年前替人打扫卫生挣来的1000多元全部贴进了红包里。

建议:

礼轻情意重,红包不必多

春节给红包,发的人“压力山大”,收的人也并不开心。对于这种情况,一些市民建议,不如大家都不送或少送红包,可改送老人和孩子有意义的礼品。

“这个春节,我一个红包都没送。”市民胡晓说,她在一家民营公司做文员,一个月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往年发红包都要用掉一个月的工资,但是现在她也有了孩子,为了避免“你送我还”的人情债模式,她今年和亲戚“约法三章”:拜年只送简单的礼品,都不送红包。“大家都没有经济压力,相聚一起也非常开心,情意在,何必一定送红包呢?” 

“有的人送红包就是为了攀比,所以红包一个比一个厚,其实给孩子压岁钱就是一份心意,没必要太多。”王佳建议,给小孩子的红包最好不超过100元,哪怕是10元、20元都成,或者干脆送学习用具,这样更有意义。

新闻推荐

隆昌扎实开展春运“情满旅途”活动

(王海波记者张仁菊)2014春运已进入尾声,但也是农民工返城务工和学生返校的高峰期,为了使广大旅客能够平安、便捷、满意出行,隆昌县交通局要求,各客运站要把春运和开展党的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红包,不该成为包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