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是全家团聚的日子,然而,却有一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他们为了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而依然坚守在岗位,履行着他们对社会那份沉甸甸的担当——
◇本报记者 张雷段春秀 伍雪梅 文/图
送水工洪刚——
“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
“喂,你好,请问送到哪里……”1月30日上午,记者赶到洪刚和吕丽萍夫妇开的桶装水小店时,吕丽萍刚好接到送水电话。
这家夫妻小店位于市中区腾飞路。
“洪刚送水去了,今天特别忙。”记者表明来意后,吕丽萍有些兴奋。夫妻二人是隆昌县黄家镇人,6年前到内江来做生意,从送桶装水开始,到如今夫妻俩有了这家小店,除了桶装水,还兼卖一些副食品。夫妻俩有一个儿子,在读小学。
说话间,丈夫洪刚骑着摩托车回来了。“今天生意要好点,比平时多五成吧。”洪刚说,“根据去年的经验,今天要忙到晚上7点多,忙完再去亲戚家接回儿子,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说起儿子,洪刚语气有些迟缓,“说句心里话,这些年忙生意,陪儿子太少。我们这样辛苦地攒钱,既为了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在城里买套房子。”
“房子今年能买到吗?”“应该能吧。”
洪刚扛起一桶水又出发了。
物管人员江国成——
“守好小区门,保春节平安”
1月30日,早晨近7点,天还没完全亮,物业管理人员江国成就赶到了他的工作地点——锦绣花园小区。他的工作就是维护小区秩序,给大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今天是大年三十,轮到他值班。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他都要在五六平米的门卫室里度过。
“请问,这是锦绣花园六期吗?”一名男子走到门卫室向他询问。他警惕地问对方:“你找哪个?”男子说出了他要找的人的姓名,江国成才让他进入小区。
锦绣花园六期只有一个进出的大门。整个上午,江国成像平时一样坚守在小区门口,没有人车进出的时候,他就摆弄一下收音机,跟着收音机哼唱几首老歌,或者看看居民订的报纸。
江国成告诉记者,为了一家人能吃上团圆饭,他家把聚餐的时间提前到了上午11点。由于工作地点离家不远,江国成实现了心愿,与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12时许,江国成返回锦绣花园小区替换为他 “代班”的同事。他说:“过年值班也不图啥,家人吃个团圆饭就算过年了。”
江国成告诉记者,他已经64岁了,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孙儿孙女都快十岁了。在农村老家闲着也是闲着,现在这份物管工作,让他没事时能活动活动筋骨,还可以听听收音机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能和住城里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家庭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守好小区门,确保小区安全。”江国成说,既然干了这份工作,事情再小都要做好。等到晚上七点,他就可以下班和家人一起团聚。
擦鞋人杨大姐和吉婆婆——
“方便人们漂亮出行”
在市中区玉溪路公交站台边,常年有两名擦鞋人,她们是杨大姐和吉婆婆。春节到了,她们放弃了休息,为了人们的“美丽出行”,默默地坚守着。
杨大姐是位聋哑人,性格开朗,她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和灿烂笑容感染着许多人。熟悉她的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哑巴大姐”。“她是个非常坚强乐观的人,自力更生好多年了,鞋也擦得很干净,总是笑容满面地面对我们。”杨大姐的顾客钟女士说。
吉婆婆已年过6旬,儿孙将她和老伴从农村接到内江城里,对她很好,但她自己总闲不住就想找点事儿做,便做起了擦鞋人,“中午,孙儿来喊我回家吃团圆饭,但我还想再多擦几双,方便更多的人漂漂亮亮出行。”吉婆婆说。
“哑巴杨大姐”和“吉婆婆”都住在玉溪路附近,两人常年在一起摆摊,相处久了,吉婆婆已经会用简单的手语与杨大姐聊天了。两人在大年三十也没歇着,“她们特别辛苦,也给我们这些年轻人传递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正能量。”吉婆婆的顾客余礼说。
新闻推荐
隆昌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4年拟实施中山路(含万隆街、卫星街)道路工程项目,本项目采取招商模式进行建设,现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投资人参与本项目投资建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概...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