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忠福 实习生 朱怡雨)去年入冬以来,隆昌降水量异常偏少,全县出现冬干天气,给当前春耕生产造成影响。如何确保春耕生产,实现粮油作物全面稳产增产?近日,记者采访了隆昌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胡明清。
“依靠科学技术抗旱,水田做好‘提、拦、关\’工作。”胡明清告诉记者,首先,维护好田坎和缺口,防止水源流失,适当增加田坎高度,检查缺口是否有漏水现象。
其次,积极实行机械化作业。干旱增大土壤耕作难度,从机耕机插着手,鼓励农民建立农机合作社或农机互助小组,扩大农业机械化面积,减轻劳动强度,努力实现适时早播早栽和满栽满插。
在望天田和无水源保证的两季田土里,及时栽种玉米,套种红苕和大豆,播栽洋芋、高粱、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保证大春作物种满种尽。
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此举能有效增温保湿,抗灾增产,有利于下季作物生长。“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增产10%~50%;花生能延长营养生长期,提早开花,增加开花量和双果率;水稻在干旱年份增产能达到25%~40%。”胡明清说。
在缺水的干旱地方,大力推广旱育保姆育旱秧,扩大苗床地,努力增大秧龄弹性;合理调整播种期,增大用种量,确保栽插密度和足苗栽插;落实预备苗,减少育秧过程中因气候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保证足苗栽插,为稳定扩大再生稻面积创造有利条件。
新闻推荐
(记者李忠福实习生朱怡雨)3月31日,记者从隆昌获悉,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双报到”活动的部署,隆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领导,相继到党组织所在的社区,认领帮扶群众、便民利民的项目。...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