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罗蓉 文/图
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这是居住在隆昌县响石镇“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村民的新感受。
近日,笔者走进隆昌县响石镇群乐村村口,穿过刻有“群策群力建和谐人人共欢,乐山乐水迁新居家家同喜”对联的青石牌坊,一排排与四周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四合院民居映入眼帘,宛若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图画。
竹林坝上
建起一座座小洋楼
在一栋白墙、灰瓦的小洋楼里,群乐村八组村民曾成方正在逗着孙子玩。100多平方米的新家,铺上了米色的地砖,客厅里还悬挂着崭新的水晶灯,天然气和自来水让他们家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自从春节搬进新家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过越好。”66岁的曾成方高兴地说,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
环顾四周,青山绿水间矗立着53户以“白墙、灰瓦、穿斗、翘檐”为主格调的四合院民居,以及200多户作了风貌改造的民居。
“没想到,一两年时间,这片竹林坝和荒坡就修起了这么好看的房子。”群乐村一组村民李银贵感慨地说,以前这片村民聚居点是一片竹林和荒坡,现在却是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
“目前,我们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对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的施工进行收尾。”群乐村村主任张胜利介绍,截至目前,已修建入户便民路及梯步10公里,栽植银杏、桂花、香樟等花卉苗木10万余株(丛),绿化面积140多亩,完善了路灯、标示标牌等附属设施,实现了村民聚居点统一集中供水、供气。
配套齐全
村民过上“城市生活”
“村民不仅有新家,还有高品质的生活。”这是群乐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宗描绘的美好农家生活。
在群乐村村民看来,这种生活正向他们走来——
“进出村是柏油路,还有好山好水,美得很!”群乐村8组村民魏吉萍说起现在的生活,言语里难掩幸福和自豪。她的家就在栀子花花香四溢的花草丛一旁,出门百余米,还有假山和凉亭。
王学宗介绍,“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现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800平方米,配套便民服务、卫生服务、警务服务、信息培训、农村产业技术服务、文化体育、综治调解以及幼儿园等设施建设;建成亲水广场1500平方米,篮球场500平方米,安置了健身器材、广场灯光等配套设施。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去广场健身。”魏吉萍高兴地拉着笔者去看他们的健身广场,双杠、单杠、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一应俱全,“村里还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现在一有空闲,我们就去农家书屋看书,去广场跳‘坝坝舞\’,跟城里生活没什么两样。”
特色产业
开启村民“小康梦”
“我们坚持以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让村民居住生活得好,同时还能致富。”张胜利说。
在魏吉萍家的对面,一口口标准化养殖池并排成行,工人们正在养殖池边投放鱼食。这是内江市最大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养殖品种有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毛蟹、娃娃鱼、鳄鱼等10余种水产品,产品远销上海、成都、重庆等地。依托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带动群乐村周边农户已发展上万亩特种水产养殖。
50多岁的谢厚祥是群乐村六组村民,以前是靠种庄稼为生,在村里的带动下,他发展了50亩水产养殖。“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村里就组织大家培训。现在,我这批鱼苗长势良好,今年肯定会卖个好价钱。”谢厚祥高兴地说。
不远处的一片山坡高地,栽种了一片片梨树,有的已挂果,不久后,游人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乐”;山下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垂钓区,不久后,游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垂钓乐”。
“2013年,我们村一共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全部用来发展产业,村民很快就能实现全面小康。”张胜利说,目前,村里正在筹备建设农家乐等休闲设施和场所,下一步还将继续把产业目光瞄准附加值高、市场稀缺的水产养殖和林下养殖,让“群乐人家”成为休闲观光旅游地,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新闻推荐
6月7日,阳光明媚。隆昌县在大北街小学举办以“美丽家乡.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少儿美术、书法大赛。据了解,此次大赛由县委宣传部、文联、文明办、文体广新局主办,县教育基金会协办,县文化馆、...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