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德
“你看嘛,现在村级财务管理是越来越规范了,村上报笔账要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镇上联系村的领导审核,还要通过‘明白卡\’向群众全面公开,要想在村级财务中搞点‘名堂\’,想都别想。”隆昌县古湖街道巨星村党支部书记袁秀江说。
近年来,隆昌县按照中央、省、市实施积极预防腐败战略的工作部署,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基层干部腐败问题,主动作为,全力开展“建立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机制”试点工作,通过严格“四会四书”工作流程,探索形成了“四个二”(两级审核、两线管理、两层监督和两度公开)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有效预防了因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腐败问题。
■ 两级审核,绘制村级财务审批“流程图”
通过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容易导致腐败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对报销票据的审核不严格是容易导致村级财务腐败的问题之一。
如何保证对村级财务的审核既规范又严格,防止村级集体资金滥用而导致的违规违纪问题,隆昌县通过多方调研,并积极征求农经、财政和市预防腐败研究中心专家的意见建议,制定“三委联审、镇街把关”的两级审核机制。
凡是村级的收支票据,须先由村民委员会、村党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联合会审后,再由镇(街道)农经管理人员和镇(街道)联系村领导审核把关。
“这笔支出是你们几个村的干部‘打平伙\’用了的,不能入账报销。”山川镇曙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审核报销票据时,直接驳回了一笔不规范的开支项目。
■ 两线管理,装上村集体资金管理“安全阀”
把村集体资金和账目分离,交由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确保村集体资金安全运行,隆昌县给村集体资金管理装上了一道“安全阀”。
通过镇(街道)财政所为每个村建立村级财务专户,村级集体资金存入镇(街道)财政所专户储存、统一管理,防止村集体资金在账外运行。通过镇(街道)财务代管员负责账目管理,村级收入资金须入账存入专户,报账时由村财务报账人员将经过两级审核后的票据交镇(街道)财务代管员报账,由财务代管员出具现金支取手续后到财政所支取现金。
“采用这种运行方式,虽然说多了一些手续,但是管理更规范了,并且有效防止了村集体资金被村干部挪用和随意借用,降低了村干部违规的风险,管理起来也更容易了。”隆昌县农经总站站长陈慧说道。
■ 两层监督,套上村级财务管理“紧箍咒”
开展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的经常性监督,及时纠偏,保证村级财务按照既定的要求规范运行,隆昌县通过实施两层监督,给村级财务运行套上“紧箍咒”。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定期审计和定期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做到对村级财务的监管经常化、规范化。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开展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评议和质询,使村级财务全面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工作实施以来,隆昌县针对村级财务开展全县性的专项检查2次,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近1200人次,并在各村开展专项群众评议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
■ 两度公开,发给群众一本“明白账”
让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公开是关键。每个季度末,镇(街道)农经管理部门都会对每个村详细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印制成“明白卡”发放到每户群众手中。与此同时,各村的公开栏、各村民小组的张贴栏都会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公开,群众足不出组就能全面了解村级财务管理情况。
不仅如此,隆昌县还加大公开深度,实行村干部收入公示,开通村集体“三资”管理查询系统,让群众从更深的层面了解村组集体“三资”管理运行情况,实现了从“糊涂账”到“明白账”的转变。
“现在公开得这么透明,如果我们不认真用好村上的每一分钱,是无法向群众交待的。”山川镇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叶履剑感慨地说。
对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后,村干部民主理财的意识明显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监督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而村级干部因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的腐败问题呈明显下降趋势。
如今,在村级财务管理领域实施“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获得成功经验的隆昌县,正把此项工作在全县全面铺开,把工作领域扩展到涉农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及教育、卫生、住建等重点领域,努力从更宽、更深的层面预防干部腐败问题,构筑起一道道防腐的坚固防线。
新闻推荐
■ 每天加工上百床被套,每套赚1元 ■ 家从9个平方变成了100多个平方残疾母女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一家人中母亲女儿女婿都有残疾,虽有政府的资助,但开销远远大于收入。到茶馆上班、当保姆、当保洁、开面馆、推车卖粑、进工厂学手工花、参加培训当缝纫工……为了生计,这一家人尝试了各种工作。...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