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隆昌县委、县政府团结全县人民,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五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健康较快的良好势头。
1~10月,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 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4亿元,增长23.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部工业入库税金3.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3亿元,增长13%;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04亿元,增长9.2%;服务业增加值36.52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40元,增长9.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478元,增长12.1%。
◇本报实习生 朱怡雨
创新开展群众路线
为期9个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隆昌县围绕三个环节,做实“认真”二字,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聚焦整治“四风”,突出解决问题,狠抓作风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任务。
“群众议政”、“民情门诊”、“党群热线110”、“5+10”服务群众直通车、“网格化管理”等,隆昌县创新搭建听取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平台,服务群众。全县深入开展“走基层”、“三问三改”、“双报到”三大活动,依托县“三会”、电子网络、热线电话、意见征集箱四大平台,广泛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全县共征求到“四风”方面意见建议1200余条。
除了群众提,领导也互相查找、自我查找。隆昌县级领导采取约谈、座谈、下访等方式,推进“四必谈”;县委常委班子带头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四风”、联系服务群众等7个方面,剖析出具体问题26个,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同时,活动成果由群众评判,群众的总体好评率达100%,对“四风”问题整改情况好评率达99.5%。
努力壮大县域经济
梳理去年隆昌县的发展,该县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围绕园区、项目、产业、旅游开发、电商物流等重点工作,壮大了全县经济。
位于隆昌县黄土坡工业园区,占地430亩,总投资10亿元的旺旺集团西南生产基地项目,第一期预定目标在2014年底投入使用,进行试生产,这将为隆昌的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正能量。
重点项目中,中铁重工西南产业园被列入省56个重大产业项目,中国长安汽车构件产业园有序推进,优力维特电梯正在安装调试生产设备。机械汽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也正常运行,2014年1~10月,实现总产值226.67亿元,增长17.2%。
隆昌县借助“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渝洽会”等会节活动,成功引进西部农特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旺旺PET、凯信国际商贸城、百大购物广场(西区城市综合体)等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全县围绕重庆汽摩、机械、电子等产业开展投促活动,引进重庆地区项目10个。2014年1~10月,全县实现到位市外资金77.62亿元,形成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33.10亿元。
2014年12月,隆昌县成功申报全省工业经济示范强县。成为内江市唯一的(全省仅有14个市县)四川省工业经济示范强县(第一批)建设试点县。
一年来,隆昌县加快园区转型,内江高新区隆昌园区新增承载面积1.1平方公里,实现销售收入273.1亿元。新能源工业园和玻陶工业园分别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7.78亿元和34.33亿元。
同时,隆昌坚持“三大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取得明显成效。表现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累计入驻企业30家。建成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2014年,预计技术改造投资37.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6.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隆昌县的工业企业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目前,全县通过阿里巴巴等B2B平台开展销售业务的企业有近5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中,40%以上通过第三方平台或建设独立平台。2014年1~11月,富凯包装、兵牌食品、宏术钢板、都英羽绒、山乡食品、开复工艺品等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际交易额逾8000万元。隆昌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建设已初具规模,首批入驻各类电商企业11户。
新型城镇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新城核心区道路路网和城市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新城核心区“四横三纵半环”路网骨架基本形成;第一批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界市镇控规通过规委会审定,金鹅、界市、龙市跻身全国重点镇,石燕桥镇成功列入全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范围;竹市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序推进,金鹅购物中心升级改造、大崖湾垃圾场封场绿化工程全面完成。
农业方面,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加快建设以龙市镇黄坡、林峰,胡家镇石龙等11个村为核心的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全面落实“四补贴”强农惠农政策,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强化劳务就业创业服务,实现劳务输出24.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09亿元。
旅游方面,以打造全域旅游为核心,突出品牌特色,快速推进古宇湖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加快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游步栈道、危崖治理及景观塑造工程项目。
交通方面,加快推进成渝客专隆昌段、自隆高速公路隆昌段建设,全面完成成渝客专隆昌北站主体工程,有序推进向阳路(自隆高速公路入城线)、隆界快速通道、普隆路建设,不断完善和管护农村路网,实现管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做好民生事业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力量源泉。隆昌坚持稳步增加民生投入,着力构建多元投入、覆盖城乡、惠民富民的民生保障体系。
不仅如此,隆昌县还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工商登记制度,改进文风会风、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治理吃拿卡要、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搭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每个新上项目认真把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隆昌坚持走依法治县的路子更加坚稳,领导班子依法执政,各级部门依法行政,“两院”推进司法公正,全民加强学法、普法,并结合“法制宣传进万家”“法律七进”等活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长廊、村(社区)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则民安。2014年,全县民生工程投入8.75亿元,省、市10项民生工程和 20 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等60个小项民生任务,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补助和“两免一补”等政策,筹集资金632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贫困学生6083人。教育事业再上台阶,莲峰小学和莲峰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隆昌幼师成功升建为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体事业、医疗卫生、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隆昌县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扎实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才和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建设、统战和群团工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回顾过去,展望新年,隆昌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统领隆昌各项工作,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坚持一个总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努力建设宜居、生态、畅通、平安、幸福的美丽隆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田映丽“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卡片还挺管用,解决了困扰我的大问题。”2014年12月31日,隆昌县龙市镇云龙村的村民李忠奎感叹道。是什么样的一张小卡片有这样的力量?原来,在20...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