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的隆昌大地,连片沃野,满目生机。经过多年的积淀,隆昌县现代农业厚积薄发,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提速增效的关键阶段。
■ 为了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2014年以来,隆昌县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统揽,结合实际,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 示范推广增产增收
2015年3月1日,隆昌县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前往云顶镇圣水村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区,对3个高产攻关水稻品种的播种工作进行现场实地示范指导,这标志着隆昌县2015年水稻高产创建播种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隆昌县集中实施农业部和省级水稻高产高效创建,全县建立了7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共7.39万亩。项目区涉及云顶、胡家、龙市、圣灯等镇。重点推广了以水稻旱育保姆育秧、早播早栽、超高产强化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中稻氮肥后移、促芽肥前移等。
隆昌县通过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水稻规范化种植水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机械化耕作、再生稻促芽肥前移等先进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再生稻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14年,经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万亩示范片亩产均达600公斤以上,总增产水稻118.77 万公斤,总增纯收益308.8万元。
隆昌县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促进全县农业稳定向好发展。
结合高产创建活动,在各主要公路沿线的4个乡镇实施了15个试验、示范区,分别实施水稻和旱地高产示范。大力推广水田“稻-稻-鱼”、旱地“麦(芋)-玉(高粱)-苕(豆)”和“豆(胡豆)-玉(高粱)-苕(豆)”标准化种植模式,积极推广水稻标准化机械插秧1500亩和再生高粱高产栽培示范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3000亩),首次开展了水稻基质工厂化育秧试验示范,并探索稻田一季晚稻旱直播+油菜直播种植模式,寻求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隆昌县以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搞好农机购置补贴和新农机示范推广,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大户和专合组织的扶持力度。2014年,隆昌在全县开展机耕、机播、机插秧、机收示范现场会4次,培训农机员360人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2%。使用省级提灌站建设资金100万元,新建改造提灌站8座,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使隆昌的提水保灌面积达到16.5万亩,完成农机购置补贴42.28万元。隆昌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仅省时省力,还实现了简便高效。
■ 基础建设提供保障
今年5月19日,内江市农科院领导到隆昌县界市镇调研农业产业化工作,先后深入龙台、蔡家寺、蔡家滩等村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界市镇农业产业基本情况及规划发展情况。
对于界市镇依托成渝高铁隆昌北站打造农旅结合的现代农业思路,市农科院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出要因地制宜,根据界市的地形地貌,加快发展发展果树及林下养殖。
隆昌县充分考虑县域地形特征,其中2014年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渠网”、“田网”、“路网”等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水稻)建设,省级财政高标准农业建设,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改善农业基础。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水稻)建设中“渠网”建设,新增改善灌面12000亩,修建排湿(洪)渠26.6公里;“田网”建设,田型调整12000亩;“路网”建设,新建田间生产路58.2公里。
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土型调整0.5万亩,筑砌地埂10.9公里,新建排湿(洪)渠13.1公里,新建田间生产路11.8公里,分别实施高产创建和病虫害综合防控0.5万亩等。
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隆昌县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在涉及到的金鹅、古湖两个街道和圣灯、双凤两个镇,新建基本口粮田5600亩,总投资633.13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16.2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16.90万元。
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478户,新村联户沼气集中供气2处58户;同时还推广省柴节煤灶、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等,形成生态家园模式1600户。
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相关技术55万亩,推广了测土配方肥32万亩,配方肥施用量0.5万吨(折纯),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布置大田作物水稻、花生、甘薯、油菜、蔬菜、柠檬等田间肥效试验15个。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为隆昌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 特色品牌价值明显
打造品牌,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打响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隆昌县有个响亮的品牌——“隆昌夏布”,名气享誉全国乃至世界。2014年,隆昌县编织夏布45万匹,夏布销售收入2.35 亿元。1~9月份出口量为911.2万米(约39.6万匹),出口创汇3189.2万美元。
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品牌价值的力量。
为了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隆昌县围绕优质稻、蔬菜、柠檬(柑橘)、蚕桑等主导产业,在高标准改造农业基础条件的项目区,做好产业、科技、机制、环境的配套完善和提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狠抓金鹅街道办事处蔬菜万亩示范区建设,通过整合各项农业项目,扩建现代农业园区金鹅万亩蔬菜示范区,使核心区面积达到2000亩。2014年园区新建连片育苗钢架大棚、蔬菜钢架大棚,改造100亩渠网、田网、路网,完善300亩微喷灌系统和滴灌系统,在园区内全面实行绿色防控,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目前,已种植大棚草莓45亩,预计收入可达67.5万元。
胡家镇2014年引进推广新品种蔬菜2000亩,改善园区灌溉条件1000亩,改造园区路网700米,通过园区路网和灌溉设施的改造,示范区亩平增收约1000元,人均增收3703元。
2014年,对全县1130间专用蚕房、3200套省力化蚕台进行了配套改造;发种15850张;新栽桑及低产桑园改造1800亩,培训蚕农5103人次,实现蚕桑产值2800万元。
目前,隆昌县多个示范区实现了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在全县农村遍地开花。
今年,隆昌县将进一步争取各方面资金,对农田进行规范化改造,完善农田“田网”、“路网”、“渠网”三网 配套,实现农田排灌能力、地力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四力提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做好产业、科技、机制、环境的配套完善和提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新闻推荐
(记者李忠福)“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后,每天有上百人来娱乐健身,非常热闹。”5月26日,隆昌县普润镇居民梁尚奎走在清澜湿地公园内,对眼前看到的景象赞叹不已。梁尚奎说,他在镇上住了几十年,以前只能沿...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