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近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批复立项,工程预计总投资116.89亿元左右,初步定于2017年底开工,2022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消息传来,78万隆昌人欣喜不已。届时,隆昌县城区居民将喝上金沙江水。
“这是继成渝高铁隆昌设站、川南幼师升专后,隆昌县为人民群众办的又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5月14日,记者在隆昌县采访时,县水务部门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
“根据规划,工程每年供水超过7.7亿m3,可解决宜宾、自贡、泸州、内江四市12个县(区)680余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其中,计划每年向隆昌城区供水3200万m3,取水点选在自贡市碾子滩水库。”
一项水利工程项目为何如此重要?项目的实施会给隆昌带来哪些好处?
■水资源匮乏引水迫在眉睫
“十年一大旱、五年一中旱、年年有干旱”是隆昌县旱情的真实写照。
隆昌县地处大清河与濑溪河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无大江大河,地表水资源不丰富,地下水资源匮乏,多年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仅409 m3,属水资源极度贫乏区。
隆昌县城供水水源为古宇庙水库,主要承担县城供水和下游15万亩的农田灌溉两大供水任务,年供水总量4000万m3,其中,城市供水1000万m3,农业灌溉供水3000万m3。
水库正常库容4500万m3,但因其集雨面积较小,只有13km2,年天然径流入库水量仅600万m3,属多年调节水库,靠天然径流远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
目前,隆昌县年城市供水1000万m3,除去每年的天然径流入库水量600万m3,城市供水缺口400万m3。
为此,隆昌县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引隆昌河水(古宇庙水库的“回笼水”)和从石盘滩泵站提沱江水入库,年引水量达3400万m3,其中,引400万m3用于城市供水,引3000万m3用于农业灌溉。
根据隆昌县《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当前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情况,到2020年,城乡供水人口将达40万人,年城乡供水规模将达到2500万m3;到2030年,城乡供水人口将达到44万人,年城乡供水规模将达到3800万m3。
“按目前古宇庙水库可供水量600万m3计算,到2030年,缺水将达3200万m3。”县水务局规建股长范方容说。
■积极申报正式获批立项
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制约着隆昌发展。
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成了隆昌县委、县政府经常思考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隆昌县高度重视向家坝灌区项目申报工作,在省、市统一部署下,隆昌县及时、圆满完成项目申报的各项工作。
2008年2月,隆昌县成立向家坝引水工程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县四大班子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担任主任,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迅速推进。
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落实工作经费,确保顺利开展工程前期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省、市完成现场线路踏勘,水能、电气、环评、概算、移民等专业的资料收集。
2009年3月,国家水利部批复规划报告;2010年6月,水利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后,报国家发改委;2013年9月,正式成立向家坝灌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隆昌县自来水公司经理杨志清任董事;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建议书评估,标志着国家正式启动向家坝工程的建设程序。
今年4月,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项目正式获批立项。
隆昌县水务局局长刘怡正告诉记者,向家坝灌区隆昌供水工程项目,是隆昌县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工程”和“民生工程。
下一步,隆昌县将积极配合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为建设美丽隆昌、造福子孙后代作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晏治权隆昌县响石镇东面一公里左右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块石头形状如老鹰的嘴,但这个“嘴”裂开成了两半,当地人将此怪石称作“鹰嘴石”。“关于‘鹰嘴石\’,还流传着一个传...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