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家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家中不少家具面临升级换代更新,但如何处理家中淘汰下来的旧家具成为不少家庭的难题。
◇本报实习生 朱怡雨 文/图
现象一:
旧家具“出家”难坏主人
近日,准备搬离出租屋的市中区江西巷周女士,就遇到了处理旧家具的难题。
周女士本打算将旧家具处理给房东,但由于二手房热门,还没等周女士搬出去,房东已经找到了下一家租客,而这家租客有足够的家具,根本不需要周女士所置办的任何一样家具。
听说可以把它们处理给旧家具市场。周女士便接二连三地从市场找了多个商家上门看家具,让人没想到的是,处理旧家具的坎坷路才真正开始。
“有的给出几十元的价格,有的摇摇头连价钱都不出就走了,嘴里还抛下一句‘太差了,看不起\’。”周女士灰心地说,家里有两张条桌、一张方桌、一个梳妆台、一个三开门衣柜、一个布面两座沙发以及几把木椅,还有一些小东西。当初购置这些东西时,加上运费,周女士花了数千元,用了几年,虽然家具有些泛旧,但使用功能完好,谁知却如此遭人“嫌弃”。
现象二:
旧家具“住”进楼道 社区很头疼
旧家具如同“鸡肋”,扔了可惜,何不把它送人?东兴区北渡小区的张女士尝试过此方法,结果行不通。
来自资阳市安岳县的她在内江没有什么亲人,准备回老家结婚的她,打算把一张双人床送给邻居,没想到遭到了拒绝。“我能理解,别人家里不缺床,加上床的面积大,根本放不下。”
笔者在隆昌县中心街122号附近一幢居民楼里看到,每层楼道的镂空窗户上被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旧家具,如果楼道没有灯,居民只能摸黑上下。
分管该辖区的文庙坝社区干部对此深感头疼。社区王姓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经常会有居民将替换下来的旧家具摆在小区楼道中、楼门口,此举既不雅观,也给小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据她了解,不是大家不想处理掉这些旧家具,而是处理途径确实太少。
■ 探因一:
顾客在选购旧家具时挑剔多
6月14日,市中区团结街旧家具市场。笔者看到,不少旧家具摆放在人行道上,有的商户忙着清洗、修整,有的搬了把椅子坐在人行道上招揽顾客。从路边围墙开的口子往里走,横七竖八的家具映入笔者眼帘,很多旧家具就像新的一样,而全新的家具也占据了商户不少面积。
笔者以顾客的身份随意看了一些家具,并询问了家具的销路和回收情况。
一名商户告诉笔者,现在的顾客很挑剔,虽然来到旧家具市场,但大多都想购买九成以上新且价廉物美的家具,一旦家具显得比较旧,顾客杀价很厉害,很难成交。为此,很多商户在回收旧家具时,就更挑剔了。
■ 探因二:
市场面临搬迁 商家回收旧家具时更挑剔
商户王大爷透露,团结街旧家具市场由10来家商户组成。其门店属依靠路边围墙而搭建起的棚户区,虽然搭建不规范,地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但每家商户占地都比较宽敞。
然而,今年6月初,有关部门已经到市场贴出了拆迁通知。由于目前每家商户待出售的家具都很多,因此,面对未知的落户地点和面积,商户们要慎重考虑对旧家具的处理和回收。
“一般品质差的只能被当成垃圾处理;在回收时,只有更加谨慎,尽量回收热销且材质较好的家具,而刨花板材质、较冷门又占地方的旧家具,根本抵不上运输成本,收了就亏本了。”王大爷说。
市中区河坝街也有几家回收旧家具的商铺。通过走访,笔者得知他们对旧家具的要求也很高,多数商户听了市民对旧家具的描述,如果不满意,他们会直接谢绝对方“上门看看”的邀请。
■ 建议:
借鉴外地经验多渠道探索处理
“一些旧家具市场在城市开发中不知去向,仅有的旧家具市场离城区较远,回收成本比较高。”隆昌县供销社业务股段股长告诉笔者,监管下的回收公司主要回收电器、金属品之类的东西,像柜子、床等木材做的旧家具几乎不收。
在谈到如何帮助市民处理旧家具时,段股长说:“主要靠旧家具市场回收,而目前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商户具体的经营标准,比如收费高低、收与不收。这些都在于商户与卖主的自主协商。”
笔者从网上查阅了外地经验,发现个别城市的家具企业曾推出过家具“以旧换新”的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坚持。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环保角度出发,如果政府部门承担一部分对旧家具运输分拣的费用,回收工厂有利可图,有助于加快资源的回收循环速度,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些市民还建议,小区物业服务部门可采用国外一些处理旧家具的办法,在社区里约定一定时间推出二手物品交易活动,促进二手家具的就近流通。
新闻推荐
(记者蒋小琴)6月15日,隆昌县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活动,隆昌县政府办、住建局、教育局等10多家单位在县城东门广场,向市民普及节能知识,倡导大家践行低碳生活。活动现场,参与单...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