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听说这里可以卖东西?”6月18日上午一大早,隆昌县金鹅街道金星村的李民权,来到街道电商服务站咨询。
“嗯,网上交易,很方便。”服务站负责人刘霞答道。
“我有45只土鸡和38只土鸭,能卖多少钱?”李民权瞧着电脑问道。
“好的,请稍等。”
“李大爷,成都一家餐馆以20元一斤的价格,土鸡全买了,怎么样?”
“要得。”李民权高兴地说。“这么快就卖出去了,回去告诉其他养殖户,今后买卖东西,可以用电子商务了。”
在山川镇曙光村的电商服务点,这几天,大学生村官张映雪正忙着把辖区内的一些土特产、农家乐推销到网上。
“我们镇离城近,在网上就主推乡村旅游,比如垂钓、休闲娱乐等都是城里人比较喜欢的。”张映雪说。
的确,进入电商时代,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电商们移师农村,看到了农村网购市场的巨大商机。
5月底,隆昌县被阿里巴巴列为四川首批“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
6月9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地隆昌,在当天的推进工作会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四川区域经理周菠,对农村淘宝项目做了详细介绍。
“淘宝项目落地隆昌,既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举措,更是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让更多农民群众共享电子商务带来的致富机会和便捷生活,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隆昌县委农工委主任杨诚如是说。
■ 目标明确迈征程
今年以来,隆昌县立足县情,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呈现出起步良好、进展有序、发展较快的强劲态势。
迈好第一步,明确目标是关键。
隆昌确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个十百千万亿”工程——
完成一个电子商务集中区隆昌县农业电商聚合运营中心的建设,搭建隆昌农特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做大做强十户以上优秀农特产品企业或基地;完成百户以上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上网,并实现网上交易,上网率达到100%;培育千户以上农村网上直购家庭;发展万人接触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上亿元。
创建电子商务示范镇(街道)1个、示范村2个、示范企业2个,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建设。
截至5月底,隆昌县农业电商聚合运营中心农产品集中展示区已初步建成;在“天虎云商“平台建设首个县级馆,搭建隆昌农特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有19家企业、专合组织的特色农产品进驻,其中,“罗麻汤”、山古坊、兵牌等企业进驻后已成功交易9000余笔,交易额150余万元;8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进驻“民生商务网”;部分企业、专合组织通过微信、百度推广、阿里巴巴等多个平台,开展宣传和营销;组织各镇(街道)统计农村网上直购情况。
通过市委农工委、县委组织部、县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培训500余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414万元,占目标任务44%。
■ 搭建平台强支撑
农村电商,是个新兴行业,隆昌深知,唯有筑巢,才能引凤。
隆昌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多方搭建电商平台。
依托隆昌禽苗市场,重点打造 “中国禽苗网”,建设以禽苗育雏为主,集兽药、饲料、农产品于一体的禽苗专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扶持“鹅江在线”、“隆昌微生活”等平台,为城乡居民网络购物、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服务。
同时,隆昌县加强人才培训,整合组织、商务、妇联、团委等部门培训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各类培训12批次,培训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镇(街道)村干部等500余人次。
在健全支撑体系上,隆昌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农村网络基础、农村物流配送、农村支付体系等建设。着力将山古坊、兵牌、隆昌夏布等打造成具有隆昌特色的网络畅销品牌;加快实施“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整合,推进全县365个行政村实现高速光纤网、光纤数字电视、优质4G无线网的全覆盖,提升通信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移动金融建设,推广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方式,为农业电商主体提供全程电子支付服务。
■ 产业化发展育主体
平台建起,更要有实体。
为此,隆昌县积极培育特色高效农产品,巩固壮大万亩“粮经复合”基地、金鹅蔬菜、迎祥核桃、云顶畜牧、响石水产、胡家果桑、石燕桥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隆昌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对畜禽、粮油、兽药、纺织、食品、饲料六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营销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全企上网”,支持引导全县2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4个)、243个专合组织(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126个家庭农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业务,增强区域引导和产业带动能力。
除引进阿里巴巴等著名电商企业外,引入电商高端人才,整合资源,打造一批隆昌本地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探索成立网商协会等组织,开展线上和线下多种服务。
■ 示范工程助发展
目前,隆昌已收集23家本土名特农产品企业、专合组织以及农业基地相关图片和资料进入农产品展示区,逐步建立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体系。
在金鹅街道,建立了镇级服务站、电子商务终端服务网点,为农民提供网络代购、产品代销和配送服务。
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万村千乡“工程,在金鹅街道光照村、山川镇曙光村,建立农村服务站点,为当地村民提供网络代购和各类产品销售及其他服务,引导村民自建网站或入驻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销售本地农产品或加工品。
在健全制度机制上,为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隆昌县出台《隆昌县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和《隆昌县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年终考核范围内,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健全评价标准,突出督促检查,强化结果运用,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谈及电商工作,杨诚坦言,农村电商在隆昌,尚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隆昌将加强基础设施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期,建成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00个;三年内,建设村级服务站30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网率达100%,应用率达60%。”
新闻推荐
产村相融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隆昌县全力打造宜居宜乐的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园区
◇本报记者蒋小琴文/图近年来,隆昌县立足本土优势特色,产村相融,合理规划,着力打造民俗底蕴浓厚、乡土风貌美魅、乡土味道优特、宜居宜乐的休闲生态农业园区。隆昌县胡家镇胡家村于2...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