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陈梨媛
2014年,内江市作为省纪委开展“建立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机制”工作的三个试点市(州)之一,通过精心谋划、注重统筹、强化示范、严格考核,在市教育局、隆昌县这两个首批试点单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又在40个系统治理单位深入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内江特色的系统化防治腐败新路径。
今年,内江市继续推进积极预防战略,切实筑造防腐制度防线。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组织各级各部门将“积极预防、系统治理”作为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抓手和载体,对各层各类反腐倡廉苗头性问题进行循环往复的系统化防治,不断挤压腐败滋生蔓延的空间,筑牢反腐倡廉的根基。
“摸着石头过河”
探索系统化防治腐败新路径
什么叫做“试点市”?从字面意思便不难理解,即指没有任何成功案例可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试验。
在经过充分商讨和研究后,市纪委创造性地将试点工作分解为“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系统治理、效果评估”四个工作流程段,以“四会四书”方式分段推进试点工作。
何为“四会四书”?即广泛收集信息,召开“信息分析会”,形成“信息收集报告书”,找准治理方向;深入开展调研,召开“问题会诊会”,形成“综合调研报告书”,明确治理重点;推进系统治理,召开“任务分解会”,制发“预防腐败建议书”,细化治理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召开“效果评估会”,形成“效果评估报告书”,以保障治理实效。
正是按照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流程,无论是首批试点的市教育局、隆昌县,还是后来推进试点工作的40个系统治理单位,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市民政局通过召开“信息分析会”,深入开展调研,进行“问题会诊”,发现系统内存在城乡低保评定发放易发生廉政风险的问题,便及时查原因、听建议;开展长期的城乡低保“人情保”“错保”专项整治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低保政策宣传,公开、优化低保申报流程,强化入户调查和信访接待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城乡低保的审批和清理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市交通运输局纠出系统内存在行政执法不严、“四风”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防治措施,包括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廉政教育机制、纠风治理机制和配套监督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
至2014年11月,通过治理,涉及农村低保、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一批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涉及行政事业收费、优惠政策兑现等一批企业关注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涉及作风建设、财务管理等一批内控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全市惩防体系建设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总结经验
出台“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暂行办法
“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是指在市委领导下,市纪委监察局通过整合各级各层各类信息资源,剖析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梳理出需要治理的问题清单。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在广泛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中共内江市纪委 内江市监察局“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暂行办法》出台,一套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一条以“四会四书”模式具有内江特色的系统化防治腐败新路径就此形成。
“《办法》总共十条,明确了对‘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原则以及工作模式,对我们开展预防腐败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市工商局纪检监察负责人说。
“《办法》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推进反腐倡廉突出问题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努力打造‘廉洁内江、阳光内江\’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市纪委预防室主任李俏静表示,根据《办法》,各级纪委开展“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在结合各自实际的情况下,仍将坚持“四会四书、流程运行”工作模式,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成果共享机制。由市纪委监察局认真总结、提炼、固化系统治理单位开展‘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的经验,利用简报、网络等平台,公示、推广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全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推进全市惩防一体化、反腐倡廉突出问题治理系统化。”李俏静说。
持续深入
形成循环往复的系统化防治
然而,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
市纪委清楚地认识到,截至目前,内江市承担的省级预防腐败创新项目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是一项创新型工作,在推进中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特别是在工作理念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比如,‘积极预防\’意识不强,‘大预防\’工作要求贯彻落实程度不高;‘系统治理\’措施落实不够,‘大治理\’工作格局还需进一步构建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李俏静进一步解释道,通过分析《信息收集报告书》,他们发现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些是当前或短期内能解决的,有些却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治理。所有问题不可能一次性全面解决。因此,要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对问题进行逐一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循序渐进”。
又比如,通过试点,市纪委发现,任何一项防治措施都需要行业系统“纵向”的部署加上地方党委政府“横向”的推动,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围绕需系统防治的问题,推进行业系统和地方党委政府同步开展,才能实现防治腐败的系统性,实现问题的“大治理”,避免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
于是,开展对各层各类反腐倡廉苗头性问题进行循环往复的系统化防治就显得非常必要。
这套“内江市‘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循环体系”总共分为4个步骤——
明确任务:在市委领导下,市纪委根据信访反映量、群众关注度、查办案件数等确定治理地区和行业。
系统治理:治理单位根据“两个责任”要求,按照“四会四书、流程推进”开展工作。
共享成果:市纪委公示治理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固化提升、推广运用。
再查问题:治理单位进一步完善已治理问题防治办法,再查各级各类廉政风险。
“反腐败工作,不是说去年我们治理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年就不治理了。而是每年都进行一次这样的‘大清理\’,一方面及时查找各类反腐倡廉苗头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使我们的这套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越来越完善。”李俏静说。
据了解,今年内江市的预防腐败工作就没有停下脚步。除了在之前的40个试点单位中开展“回头看”,还对全市所有县区、所有市级部门全面规范开展“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并重点督导卫生、交通、国土、发改等4个系统的“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
“让预防腐败工作形成循环往复的系统化防治,才能真正形成预防、监督、惩治腐败的整体合力,努力提升干部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李俏静说,如此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内江市反腐倡廉工作将取得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内江特色的系统化防治腐败新路径。
新闻推荐
7月1日至31日,隆昌县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活动以“观看红色电影、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建设美丽隆昌贡献力量”为主题,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