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啸
当下,各种形式的基层“坝坝会”并不鲜见。这种方式让基层管理者与群众面对面商议,解决实际问题,凸显了为民服务的意识。但有些“坝坝会”将村民聚在一起,因为没有固定主题,大家你一言我一句,难免会出现议题散乱、千头万绪的情况。这样一来,虽然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看似全面、实则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将问题各个击破。
而近期,隆昌县黄家镇对“坝坝会”进行了 “升级”——给每月10日召开的“坝坝会”定一个主要议题,这些主题是镇上经过研判,确定的群众关心、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的问题。主题确定后,通过张贴宣传单,提前告知村民。
每个月的“坝坝会”有了主题之后,村民在参会之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事前还可以组织小范围的讨论。如此,在开“坝坝会”时有利于将讨论引向深入,引向实际的操作层面。服务群众更实在,有利于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对基层管理者而言,固定主题则有利于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通过建档立案,实现项目化管理,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效率。
对于这种方式,每月主题选择便显尤为重要。6月10日 “坝坝会”上,黄家镇确定的主题为农村垃圾治理。该主题贴近日常生活,群众不仅有解决问题的巨大愿望,也有不少具体的解决方法。
像这样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值得重点关注。如果开一次“坝坝会”解决不了,还可以多开几次,深入研究应对措施。
新闻推荐
记者眼□本报记者熊筱伟去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家住高铁站不远处的杜定奎却高兴不起来。这位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的居民,每周都得在乡村大巴上摇晃2个多小时,赶赴重庆看儿子。坐高铁,能把时间...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