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三一法”***内江探索新模式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1-21 08:42   https://www.yybnet.net/

***方案

家庭基本情况

贫困户成应利,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村民,63岁,家庭人口4人,靠种植少量庄稼为生,人均收入2300元/年。

贫困原因

户主与妻子年老多病,基本无劳动力,两个女儿均已出嫁,文化程度低造成务工收入低。

个人发展意愿

希望得到养殖帮扶提高家庭收入。

帮扶计划

为其免费提供修缮羊圈材料,邀请专家指导其养羊技术;

为其免费提供幼羊3只,2只公羊半年后可出售2000元,母羊每年可配对生育2-3只小羊。

位于川渝相接地带的内江市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410户村民,散落有49户贫困户。针对这种典型的“插花式”扶贫,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帮扶两年以来,创新性地提出*** “三一法”,一村一方案、一社一台账、一户一对策,深入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四位一体“造血式”扶贫。

□刘进 欣忆

量身定做

每户都有“扶贫对策”

1月11日,我们走进石庙子村贫困户成应利的家。国网内江供电公司驻村干部江云伟展示了一份针对成应利的帮扶方案,“为其免费提供修缮羊圈材料,免费提供幼羊3只”,短短两句话背后却有诸多波折。首先,贫困户需要什么,江云伟必须搞明白。经过走访,贫困户明确表示想搞养殖,江云伟募集了4000元资金,准备购买鸡苗和兔苗,但贫困户却又觉得不好,脱贫计划一度搁浅。后来,江云伟到邻近村调研小康户学习经验,终于和贫困户达成养羊的共识,羊吃草不需要再投入成本,不需要太多劳动力,销售价格和渠道均较好。很快,3只小羊羔“落户”到了成应利家中。

11日上午,隆昌县供电公司电力“三为”志愿者服务队正在为成应利的羊圈安装电灯,3只小羊羔已经长大,其中两只母羊都怀上了仔仔。“公羊可以出栏卖钱,母羊预计春节前产仔,收入至少有两三千元。”成应利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不光是成应利,村里其他的贫困户心里也有了底,主动请求得到养羊帮扶,“我们初期准备吸纳10户养羊能手和10户贫困户结对互帮互助,建设养羊专业合作社。”江云伟信心满满,下一步还计划成立养鸡合作社、养鸭合作社。

统一规划

“四位一体”造血扶贫

成应利养羊的故事,体现的是“一户一对策”的***思路。而“一社一台账”,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在江云伟手里,还有一份以“社”为单位的台账,记录有石庙子村每个社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例如,8社的主攻方向是金花梨技术改良。石庙子村支书刘时友介绍,村里现有金花梨种植户58户,面积50余亩,主要集中在8社,长期以来村民都是粗放式管理,梨子数量少、品质差,几乎卖不了什么钱。“他们说不知道怎么修枝施肥,我们就请专家来手把手教;他们说没有工具,我们就买修枝工具发给大家。”江云伟说,有时候贫困户存在惰性,把水递到嘴边了才会喝一口,“我们就要想很多办法,‘逼\’着他们靠双手勤劳致富。”“一村一方案”,国网内江供电公司针对对口帮扶的石庙子村、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制定了专门方案。石庙子村的脱贫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智力帮扶、基层党建帮扶、便民服务帮扶、电子商务发展帮扶等几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投入资金20余万元改造全村老旧下户线,大力提升用电质量,投入10万元对3个台区变压器进行增容,还在生产用道、水库修缮、灌溉水井修缮、囤水田坎等方面进行了新建和改造;产业发展方面,建设养羊专业合作社,引进特色经济作物,改良传统经济作物;智力帮扶方面,引导剩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

电商思维

启蒙贫困户“触网”

特别值得一说的,还有石庙子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帮扶。去年2月,内江市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国网内江供电公司看到农村电商在内江市的发展前景,主动承担起石庙子村电商平台筹建任务,组织村委到电商先进村考察学习,邀请专家为老百姓讲解电商知识,为村委办公室捐赠4台电脑……但由于石庙子村是贫困村,村民购买力低等原因,一些知名电商平台拒绝了到村里驻点的请求。

村支书刘时友和驻村干部江云伟都很郁闷,怎么办呢?石庙子村就不“触网”了吗?国网供电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在淘宝网建立了以“隆昌渔箭镇石庙子村”命名的淘宝网店,搭建起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平台。去年12月,石庙子村淘宝店正式营业,网店里有土鸡、土鸭、豆腐干、纯手工花瓶等农家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许多客户看到产品展示之后,通过电话联系,到村里农户家里来买土鸡土鸭。网店自去年12月试营业以来已销售农产品51件,实现收入3.5万元。

这只是启蒙村民电商思维的第一步。下一步,石庙子村还将着力解决包装物流问题,让村里的土特产销往更远的地方。

新闻推荐

孝感“同乡传说”背后的记忆拼接

“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几百年来,四川的移民后裔,大多数都声称自己的祖籍是“麻城孝感乡”。“麻城孝感”几乎成了“湖广填四川”的标志,让不少四川人完成了认祖归宗的家园记忆。对此,四...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一法”***内江探索新模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