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千年巴蜀古驿道“多人同坊”成奇观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5-03 08:03   https://www.yybnet.net/

隆昌县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17座,有德政坊、节孝坊、功德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等类型。其中13座石牌坊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在隆昌县城南、北两关的千年巴蜀古驿道上,为明弘治九年至清光绪十三年间“奉旨”建造,素有“立体史书”之称。

石牌坊群平均面宽9米,通高11米,坊间距离最近处仅10余米。13座石牌坊中有一座奇特的山门坊,上面雕刻着“三英战吕布”的精美图案。奇怪的是,图案上只有刘备和张飞两人力战吕布,却没有关羽的身影。

当地曾专门研究过隆昌石牌坊的专家邱承佑介绍,仔细看图案会发现,张飞所用的武器并非丈八蛇矛,而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作为象征忠、勇、义的道德符号,成为关羽在牌坊图案中的替身。

牌坊作为“个人纪念碑”,往往一座牌坊只能旌表一个人,而隆昌石牌坊群中却出现了188人同坊的情况。邱承佑说,这与牌坊文化的发展有关。

隋唐时代的牌坊以功名坊和官吏坊为主,到了明代,节孝坊成为主流,牌坊数量成倍增加。牌坊的大量兴建开支巨大,地方财政不堪重负。乾隆年间,朝廷接受官员建议,规定每修建一座牌坊,官府只出30两银子,不足者由坊主自筹。

清咸丰年间,朝廷颁旨旌表隆昌县187名节妇和1名孝妇,数量之多空前绝后。对隆昌而言,这本是一件喜事,却给本地财政出了一个大难题:修建188座牌坊需花掉白银上万两,这笔巨款从何而来呢?

正当隆昌知县焦头烂额之际,有个秀才提出了“多人同坊”的建议。于是,在隆昌县城南修建了一座“节孝总坊”,188个人名同时出现在一座牌坊之上,成为绝无仅有的奇观。

本报记者 张啸 整理

新闻推荐

“最文艺女保安”来授课

□本报记者张啸7月5日,内江市隆昌县龙市镇中心学校放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操场一侧的三层小楼里,该校女保安刘玉珊身穿一袭白色长裙,优雅地坐在一张古筝前,耐心教授20名小学生的指法。五年级的蓝银鑫学...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千年巴蜀古驿道“多人同坊”成奇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