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普法教育。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吴平
“往年经常发生校外社会青年和校内学生打架的情况,老师愁、家长怨,后来,学校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帮助孩子平安成长。”隆昌县第二初级中学政教处副主任魏家学8月2日告诉记者,离开学还有一个月,他们已开始筹划下学期的安全工作。
直接措施护校队延长管理半径
该校位于城乡结合部,200米之外是县城新汽车站,附近还有若干网吧。学校有三个年级,24个班共12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留守儿童,加之处于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教育难度大,校内外治安事件曾一度高发。
“2013年开始,学校组织了护校队,由行政领导带队,加上政教处、安全办的职员,每天下晚自习后,护送学生到学校马路对面。在那里学生分流,有的步行回家,有的去汽车站搭乘公交车。”副校长曾令玫介绍。
今年上半年有一次,曾令玫刚走出学校,有个学生远远看到她,马上跑过来,说有群青年想围攻他。曾校长赶忙叫来安全办的老师,找了两个学生陪他一起去汽车站坐车。
“一次放学,我站在路口,有学生说前面好像有人要打架,我叫来保卫科工作人员,那些人也就散了。打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冲动,头脑发热,第二天就没事了。但是第一时间及时干预是很重要的。如果没人管,他们就有恃无恐,更来劲。”
学校也联系了城东第九、第十派出所,加强巡查和联防,有时也会呼叫110报警电话。通过护校队为学生筑起校园周边安全网,这几年校外治安事件几乎没有了。但是,老师精力有限,护校队护送范围有限,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才是根本。
底线措施普法教育划定红线
从1997年建校起,学校设立了法制副校长,由县少年法庭的庭长担任。据现任庭长夏明华介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抢劫、盗窃为主,也有聚众斗殴、性犯罪等,犯案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还是有些孩子因为不懂法,让本该美好的青春留下悔恨和遗憾。
他讲了一个典型案例:两个孩子谈恋爱,但女孩不到14岁,他们就发生了性关系,女方家长知道后控告男孩。尽管女孩是自愿的,但只要女孩未满14岁,男孩的行为就构成了强奸罪。这种案子还不是孤例。
夏明华在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时,每每以案例为主,穿插解释法律条款,让学生感到法律时时刻刻跟他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校园发生的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事件,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犯罪,甚至可能构成抢劫犯罪。要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强调出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才能避免他们因为不懂法而走错路。”
此外,夏明华建议,有很多以案说法的节目,同样可以让学生加强法治观念。
治本措施家校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在曾令玫看来,容易跟所谓“社会青年”搭腔、入伙的往往是一些成绩不好、自律性差、缺乏管教的孩子。曾有孩子跟家人吵架了,到网吧过夜;有的放学不回家,节衣缩食也要呆在网吧不出来,而网吧正是各种暴力事件容易发生的地方。
外面世界的诱惑那么大,作为家长,不能把孩子从家里“推”出去。
该校心理老师郑平讲了一个案例:一个留守女孩成绩不好,较少被老师关注和肯定。父母都在外打工很少管她,但每次回家看到她成绩很差,又责骂她。女孩生气又委屈,想跟妈妈脱离母女关系。上学期,女孩政治考了87分,郑平给她发了一张奖状。她特别高兴,说从幼儿园到现在,这是她唯一获得的一张奖状。
“每每督促家长跟孩子多沟通时,很多家长不理解,说自己在外面挣钱供养他们有什么不对?就一个要求让他们好好学,还不行?”郑平认为,从学校到家庭,仍存在只以成绩评价孩子的现象,很多学生得不到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只好到社会上非主流文化里找归属感。
“为了增强家校联系,不少班级都建立了老师、家长、学生的微信群;有的班级微信圈很活跃,经常分享学生校园生活照之类的;有的则差强人意,可能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就不想冒出来讲话。”魏家学说,从某种层面来说,有些家长并不比孩子更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再教育、再学习。
学校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跟家长写封信”的活动,并且要求家长回信,虽然拿到的回信很少,但是魏家学相信坚持做下去,父母会有触动和改变。学校的“想家计划”视频通话也已开通,下一步,将加强亲子活动的组织、家长课堂的开办。
新闻推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哦。”6月22日,西区格里坪镇龙泉社区79岁的王良英老人不住地感叹。王良英老人在旧社会吃过很多苦,她9岁就给别人当童养媳、受奴役,直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