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友 文/图
内江圣水寺因庙地宽广宏深、交通便利,法脉传承久远,在信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加之清代寺里有一位怪异僧人,其独特的僧伽生活、修行方式、诗联才气以及圆寂后“肉身不腐”的神奇现象,给圣水寺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孩提时,笔者就听信奉佛教的母亲说过,圣水寺有一位“干和尚”,肉身不腐,端坐于庙堂。母亲的讲述,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
2013年,圣水寺编修《圣水寺寺志》,笔者受邀参与。在征集史料时,亦特别注意“干和尚”的史料收集、整理,才知道“干和尚”法名叫默野。
1997版《内江县志·宗教·佛教》对名僧有简介,称默野与诗僧丈雪“此二人,对内江影响颇广,均有传记。”
内江文化界人士、《圣水寺寺志》编委会成员陶世琼先生在收集典籍时,发现 1997年版的《聊斋志异续编》,有丁治棠为内江圣水寺异僧默野写的传记《仕隐斋涉笔》,特复制存于《圣水寺寺志》,现部分摘录如下:
“内江县圣水寺,有异僧。不知何许人。突来寺,坐山门外阶级上,戴破絮帽,著百结衲袄,不食不言,三日夜未移处。寺固大丛林,有僧百余,睹其异,白长老。长老出验之,谓为有来因人。招之入则入,与之食则食,拣下寮安置之。尝数日不食,一食必兼人。与语能领略,但笑不言。所服衲帽,酷暑未解,近之无秽气。晦翁洪公,名成鼎,以名进士宰蜀川。晚年卸篆闲游,遇畸士、高僧甚夥……”
据载,默野,清雍正初年来内江圣水寺。来时,坐寺庙山门外,着破衣,穿草鞋,衣衫不整。寺庙僧人与他交流,他很少回复,僧人端来素斋给他,他就用斋;不给他,他不会主动讨要。这怪异的异乡人,引起了当时寺庙住持可拙的注意并将其收入庙内。
时进士、安岳县令洪承鼎(号晦翁)听说圣水寺有一异僧,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六月游圣水寺,访默野。洪承鼎见默野夏天头戴破棉帽,身披破布衲,行同灵隐寺道济和尚,似痴非痴,若癫非癫。他在与之交流接触时,默野沉默少语,从他口中获得的信息很少。但洪承鼎通过观察其生活起居、修行方式等,并拜访对默野比较了解的可拙弟子、时年已76岁的三谦和尚,获得了不少信息,经梳理后撰成数千言《默野僧传》存世,为后世了解这位奇特的僧人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身为前清进士、时任安岳县令的洪成鼎,为什么要给这位怪异僧人取名“默野”?据推测,“默”代表其能说话,并非哑人,对所见事物只是默记于心,不轻易表露;“野”,或许与他很“野”的生活及修行方式有关。据记载,默野在寺内白天漫步,夜晚倚壁打坐。寺内供僧人居住的寮房,他不居;给他衣衲,他不穿。寺内安排的修持功课等僧人必修课,他时而参加,时而缺课。痴痴呆呆,游来游去。禅宗传承“一日不作,一日不休”的耕休方式,寺僧耕田除草、收获运粮等劳动,默野有时缺席,有时也随众僧一起干。他干活有条不紊,力大超人,一日劳作成果胜过多人合计……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默野圆寂。圆寂的前一天,他用木炭一挥,成诗一首于壁:“天地中空日月明,无人不向此间生。从今撒手西归去,免得拖泥带水行。”书毕,端坐圆寂,然肉身不化,干枯不朽,后人膜拜者众,香火不断。
今内江圣水寺阅览室(原“默野堂”)石柱遗存有两副清代对联,其中一副联联文如下:
默野禅师法右
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
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
蒻蘭山樵繡川何元普敬题□□
(印章两枚)
一生怪异少言、修行方式奇特的僧人,留下了格律工整、意蕴深邃的七绝诗一首,令人称奇,可见这位怪僧才气之高。
关于默野活了多少岁,有人根据他来圣水寺始推算,说他活了130岁,这应是个约数,目前尚无证据考证。
据亲眼见过圣水寺“干和尚”的文史前辈罗康体介绍,以前,默野的“干尸”供奉于圣水寺庙内,每至四月初八“浴佛节”,僧众都要把“干和尚”抬出来,围绕圣水寺转一圈,名为“出驾”。僧人、僧徒、在家居士以及省内外大山名寺的高僧大德,都会前来圣水寺“护驾”,诵传佛经宝典。当天,连同圣水寺僧人二三百人,参加“出驾”的僧人甚多。是时,寺庙外楠木林诵读朗朗,黄卷青灯,鼓乐声声,幡旗飘展,上千名身披袈裟的僧人,与各地赶来的信众,虔诚地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而寺外马路边,小商贩纷纷将地方特色名小吃搬来叫卖,一时间,圣水丛林佛事活动达到高潮,这样的活动会持续七八天。解放后,再无此盛况。
2013年5月7日,笔者随几位同好前往东兴区般若寺拜望并采访时年88岁、上世纪40年代曾在圣水寺修持过几年的圣德。圣德记忆力很好,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知圣水寺民国时期的组织结构、文教研究院、素食文化……当我们问及是否见过“干和尚”肉身一事时,圣德回答:“我见过‘干和尚\’肉身,是肉身坐像,脸黑光黑光的,黑面,当时供在‘默野堂\’,每年‘四月八\’,都要将‘干祖师\’肉身抬出庙巡游,供僧众瞻仰、礼拜。”我们问他“干和尚”肉身是何时消失的,圣德说他上世纪40年代末期就离开圣水寺,之后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内江文化界前辈王况,也曾向笔者谈及他见过“干和尚”肉身端坐于殿堂之事。但后来,他到圣水寺踏寻旧迹,已不见“干和尚”肉身的踪影。
“干和尚”肉身何时消失?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原因?至今,仍未有人说得清。
在内江,僧人遗形不朽者,除上文述及外,笔者所知见诸文字的另有两躯:其一,观音滩(现东兴区顺河镇)明建清凉寺《观音滩清凉寺干和尚碑》:题清凉寺悟智禅师遗形不朽盘坐如生(有序),已考之县志之;其二,隆昌县界市宝华寺曾记载有“干和尚”。
新闻推荐
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监督权力廉洁运行,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年,隆昌县审计局对政府投资的个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审计。切实贯彻执行《四川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