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明
“全市科技系统将把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内江市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奋斗目标提供动力支撑。”市科知局局长王仕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一要扎实推进内江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按照“以升促建”整改方案计划,
抓紧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年内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区。加快推进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二要大力支持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奇异水果、名优家畜、精品蔬菜、珍稀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发丘区安全循环高效农业,构建完整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系统,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力争到2020年,园区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育区、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产业区、川东南丘陵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江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三要推动内江国家经开区及其他园区创新发展。积极支持园区搭建创新载体,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积极支持园区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支持内江信息安全产业园建设。四要全面推进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大力支持内江高新区、隆昌县积极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大力支持市中区、东兴区积极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到2020年,拥有各类孵化载体3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家。五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切实抓好川南区域性创新平台、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力争到2020年,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个、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75个。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一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二要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不断提升企业承接科技成果与技术的转移转化能力。切实把川农大新农村研究院内江分院建设好、运行好。加快推进威远金四方果业公司和浙江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三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530亿元。
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一要抓好市校(院)合作。打通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转化通道。鼓励企业用好各类平台及创新资源解决技术难题。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点的专题成果对接活动,力争每年至少30项科技成果、技术、专利在内江市转化落地。二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推动风险投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小贷、新三板定向增资等科技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
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等制度和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等,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措施,用好利益分配杠杆,让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迸发。
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深化联系人才“暖心行动”,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宣传表现突出的领军人才和先进事迹,真正让有贡献的人才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有保障、社会上受尊敬。
新闻推荐
近日,隆昌县桂花井镇联合县人力资源部门,分别在桂花井镇的高房村、豹子村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就近转移就业,帮助贫困户脱贫。旺旺食品、金鹅宾馆、甜妹子家政等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