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全省水平,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10%、15%,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达70%,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翻一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个,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0枚、四川省著名商标50枚、四川名牌产品40个,新培育内江知名商标20枚以上,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
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如何发动引擎,全速提升创新能力?记者对与会的代表、委员进行了采访——
创新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来自企业的市人大代表张宇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定要在管理上创新,突破常规,树立管理创新理念。由于身居内陆城市,企业要发展,就要走出去,学习北上广和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目前,企业已建立起“互联网+”和现代化仓储物流的管理新体系,实施条码管理。同时,邀请重庆大学和重庆光电研究院的教授专家到企业兼职,组建专门的创新技术团队,从事节能环保等方面研发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发电子智能化产品,建立“三国+五地”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更大提高。
培养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市政协委员,廖欣表示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相关要求,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发挥人的主动意识去创新。他建议,一是大力挖掘和培养内江的师资力量,通过本地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发挥本地人才的主观创造性;二是邀请全国专家、教授到内江开展人才培训;三是把本地人才送出去“镀金”,拓宽眼界,学习经验,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本地服务。
同样来自企业的市政协委员叶茂山表示,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要提升创新能力,一要靠政府以政策、资金作保障,尤其在研发领域加大经费投入,对创造的品牌、发明专利给与保护、奖励;二是要营造“万众创新”氛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创新;三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想办法留住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动引擎,实施创新驱动
市政协委员周勇结合隆昌县实施创新驱动的经验举例,目前隆昌有高新技术企业1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11户,据今年1-9月初步统计,二者的总产值分别达79.5亿元、65.4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4.5%、20.2%。
来自隆昌县的市人大代表曾敦友说,在隆昌工业园区内,鼓励企业与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四川隆昌英格瑞生物有限公司与川农大研究院合作,开发出的兽用功能性保健品,已申请发明专利,这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由留美教授曾庭英研发的一种用于建筑方面的新材料产品,即将投放市场,该材料轻量化、绿色环保、吸水透气,具有降噪功能,前景看好……
周勇介绍,隆昌的实践经验和成绩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创新驱动。他建议,按照“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的要求,一是抓引擎,把创新驱动和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作为政府“一号工程”来抓;二是搭平台,抓科技孵化企业,把创新人才、创新资源汇聚到园区;三是造氛围,通过创新驱动大会,形成全社会抓创新、抓创业的氛围;四是重合作,加大与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把教授手中的成果进行转化;五是推项目,不断调动企业的内生动力,把研发成果及时项目化,产生现实生产力。 (记者 李忠福 罗玲丽)
新闻推荐
(记者蒋小琴)从国庆节开始,隆昌县24小时智能图书馆向读者开放,读者通过简便地操作,即可完成借阅证办理、书目查询、图书借还、图书续借及预约等,实现了图书馆全天候无间断服务。24小时智能图书馆位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