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府宏) 8月7日,新华社四川分社101会议室,四川省摄影界3位摄影大师对本报送评的“爱我内江 新城新风采”摄影黄金大奖赛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由作者屈玉徽拍摄的《甜城展新貌》斩获黄金大奖。
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本报特意将参赛作品送到新华社四川分社,并请到3位著名摄影家担纲评选。他们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锦;成都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瑞林;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四川新闻摄影协会副主席陈燮。
新华社四川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熊小立到场指导。
经过两天的评选,评委们从参赛的2000多幅作品中,初选出了200幅,再从200幅作品中,选出20多幅作品进行认真筛选,入围最终的“决赛”。
“我觉得这张有意思,体现了内江的民俗。”“我认为这张的拍摄角度和光影都很好。”“我看这张也不错,场面宏大,色彩饱满,看起来很舒服。”评选现场,一幅幅精妙的作品让评委们赞不绝口。经过评委们认真讨论、评选,由屈玉徽拍摄《甜城展新貌》最终“杀出重围”,一举夺得黄金大奖。
评委们认为,屈玉徽拍摄的作品《甜城展新貌》切合大赛主题,很好地展示了内江的城市风貌,后期处理适当,照片整体效果较好,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拍摄功底。
本次参评作品质量普遍较高是评委们的共识,显示了目前内江摄影界的最新成果。通过这些照片,也看到了内江近年来发生的惊人变化,体现了摄影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充分反映,是艺术与真实的很好结合。对于一些落选的作品,评委们也感到惋惜:“单从拍摄技巧和照片质量上看,一些落选的作品足以拿下大奖,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切合大赛的主题,只能遗憾落选。”
评委简介
■ 陈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出版社高级编辑,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四川分院客座教授。曾在中国内地和台湾,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等举办个人作品展。出版《四川茶铺》(1992)《市井》(2006)《感怀成都》(2007)《茶铺》(2008)《川人茶事》(2010)等个人专集,数次荣获巴蜀文艺奖,以及巴蜀文化摄影促进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各种奖项,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称号。
■ 王瑞林,《成都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中国摄影记者最高奖 《金眼奖》;首届中国体育摄影“十杰”;四川省“十佳” 新闻工作者;成都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采访过2002日韩世界杯、第4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13届世界男、女排锦标赛、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7、8、9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比赛活动。
■ 陈燮,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四川新闻摄影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全委、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新华社四川分社图片总监。他曾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获得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质收藏奖。
获奖名单:
黄金大奖
0347号作品《甜城展新貌》
作者屈玉徽
一等奖
0700号作品《欢庆邱波夺冠》
作者郭建辉
二等奖
0951号作品《秀韵》作者刘万荣
三等奖
1251号作品《外宾游隆昌》
作者王 斌
优秀奖
1477号作品《2013龙舟节之六》
作者徐存林
0293号作品《变废为宝》作者王 勇
0500号作品《罗泉豆腐》作者郭建辉
1089号作品《湖光夜色》作者屈玉徽
0688号作品《玉王庙立交展新姿》
作者范世杰
新闻推荐
我公司在内江市西林新区“邦泰·国际公馆”项目建筑弃土运输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弃土管理的规定,未倒在指定的弃土场,影响了新城建设环境。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并将认真汲取教训,深刻反思,更好地履行...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