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汪洪:
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人才扎根内江、服务内江,加强内江科技创新力量。
内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从政策上做文章。
首先,希望政府继续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出台相应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人才扎根内江、服务内江,加强内江科技创新力量;其次,希望内江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申报产业扶持资金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帮助,并制定相应政策条例;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企业配套引入,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推动内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丁兆:
全力提升城市品位,把内江打造成一个小而精的“魅力之城”,提供优厚的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增强内江综合吸引力,建设人才高地。
对于如何推动内江科技发展和人才工作,我有三点建议:一是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政、资、介一体化创新体系,全面发挥政府规划引领和引导扶持作用,充分提升和发挥科研院所人才优势,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二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集聚效应。做强做实高新区的创业孵化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平台、咨询培训平台等。三是加大内江人才高地建设的力度。加强对研发型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引进,逐步提升高科技企业的集聚效应。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内江打造成一个小而精的“魅力之城”,提升内江综合吸引力。提供优厚的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加强对内江市现有人才引进计划的支持力度,增设对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安家补助、个人所得税减免、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辉跃:
完善已有的人才兴市政策,坚持引智力度,落实有关科技奖励政策,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充分发挥本地科技人才的作用,并吸引更多外地人才来扎根内江,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人才兴市政策。如,对具有博士以上学位或正高以上职称者,每月提供2000元专项津贴、补贴。二是继续坚持引智力度。坚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希望留人”,吸纳一批急需的高端人才。同时希望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用人单位能参与其中。三是落实有关科技奖励政策,研究解决科技奖励与现有财政规定的矛盾。
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铣:
转变政府部门的观念和职能,营造利于创业的软环境,形成尊敬企业家、尊重人才、创业光荣、扶持企业的氛围。
10年前,我只身从上海来到内江创业,对内江的感情十分深厚。对于内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工作,我建议:
一要转变观念,营造优质殷商环境。充分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彻底转变政府部门的观念与职能,营造出利于创业的软环境,形成尊敬企业家、尊重人才、创业光荣、扶持企业的氛围,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头等大事。二要体制创新,引入全新的管理模式。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借鉴企业管理体系,对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行部署。三要学习经验做法。内江可借鉴其他地方支持企业和鼓励人才的方式,如,按企业纳税贡献,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站”,引进、吸纳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内江师范学院化工学院院长王碧:
制定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凝聚人才的创业平台和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载体,努力营造“引得来、留得住和用得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建议继续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全市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全市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内江市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升级。可采用以下措施:设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前期研究,主动与国内外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联盟,加快建立生产技术体系。
针对内江市人才总量不够、结构欠合理的现状,建议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凝聚人才的创业平台和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载体;优化人才环境,努力营造“引得来、留得住和用得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王少农:
夏布文化产业是一种创新性产业。要发挥内江夏布人才优势,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内江文化科技产业园。
内江是中国书画夏布、中国夏布画、中国夏布艺术品的发源地,占据“世界唯一、中国独创”的文化资源。夏布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创新性产业,是一个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兴朝阳性产业。建议内江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内江文化科技产业园。
具体内容包括:打造中国夏布文化特色主题酒店;打造中国夏布文化产业园区,可结合旅游开发夏布文化观光旅游等;打造中国夏布家纺产业园区;打造国际夏布艺术交流中心、夏布商品物流中心、夏布书画拍卖中心、麻艺术交流中心等。
内江市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梁效宁:
建设一个内江高科技人才信息平台,吸引在外从事高科技工作的内江人回家乡创业,依托他们的人脉资源吸引更多的项目在内江生根。
内江在外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员很多,他们手里有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和人脉资源,长期在市场第一线,具有洞察高科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敏锐视角。建议建设一个内江高科技人才信息平台,吸引这些土生土长的内江人回家乡创业,同时依托他们的人脉资源吸引更多的项目在内江生根。
建议加强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创建大学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企业优势孵化技术,培育创新人才,引领带动培养更多的人才。在招商过程中,推荐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在现有企业内进行新企业孵化,利用经验和渠道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内江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内江市九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罗丹:
强化人才培养教育,开放新兴产业项目,建立一些产业链较长、带动性较强、有科技含量、无污染的新兴产业。
对于内江软件企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建议:
一是人才的教育及走向方面,可以与成都优秀的小学、中学进行衔接,把优秀的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引进到内江;二是水资源问题,对于内江的空气质量,公司员工十分满意,但希望提高饮用水质量;三是建立内江科技园区,搭建发展平台,对小微企业创业,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四是开放新兴项目,建立一些产业链较长、带动性较强、有科技含量、无污染的产业,如生态农业、环保产业、旅游产业、互联网产业等新兴产业。
(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春节长假,内江城区除了公园、广场外,人流量大的还有超市,而收银员就是超市最忙碌的人。“我们是两班倒,早班是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3点钟下班;中班是下午3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其间除了吃饭,上厕...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