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张小丽
连日来,本报持续关注内江城区拥堵现状,引起不少市民围绕治堵话题建言献策,相关部门更是迅速行动,找原因、出对策。在网上,本报联合内江市新闻办官方微博“微内江”、内江新闻网“月光论坛”及内江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发起的治堵话题讨论,也吸引了众多甜城网友发言。不少市民和网友在参与讨论时,表达了对治堵工程的热切期待,微博上更有不少粉丝纷纷“点赞”。
“政府针对城区拥堵问题及时拿出解决方案,这是个好事情。”出租车司机葛红生表示,从报纸上得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堵工作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关注着治堵工程的动态,对相关部门列出的九大堵点,他个人觉得十分务实,希望相关部门能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态度,尽快把治堵工作抓出成效。内江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粉丝尧小满也表示,“治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奢望昨天开了会,今天马上就畅通。但把治堵作为开年第一件大事来抓,这是民心所向,值得点一个赞!”
内江新闻网月光论坛网友 “neijianger”:
在交通规划上,内江首先要具备成长为特大城市的战略眼光,不要只会点缝缝补补,“大”字形枢纽是内江的战略唯一选项。如乐贤半岛和椑木间无东出口大桥,使整个旧城交通陷入“死胡同”;又如临江小区,该有一条沿大梁山西麓延伸到黄石的城市干道。
还有,内江的公交站场几乎为零,许多市民对公交线路起止一头雾水。内江应该在人气高的地方建设若干座公交站场,如:玉王庙立交公交站场,冷家湾立交公交站场,棬子路公交站场等。
内江新闻网月光论坛网友 “月满西楼89”:
主要干道要实行中间隔离,不然车遇到行人就减速甚至停车,影响的不只是一辆车,而是一条路上跟在后面的所有车,这是造成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国稍有规模的城市道路必须实行中间隔离。例如,如果东桐路师院东区段实行中间隔离,一中前那个人行天桥就不会是摆设而已,东桐路通行能力就会提高!
内江新闻网月光论坛网友 “Formula-1”:
内江的交通小修小补没得办法,老城区只有大拆房子、大修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立体交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内江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粉丝 “闷墩儿”:
多修两座高架桥嘛,特别是西林大桥头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还有,加州蓝湾那条路上和文英街的停车位能取消不?
内江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粉丝 “周林”:
十字路口应该装个红绿灯,如甜城隧道口,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大家都往里面挤,当然会出现拥堵。
微内江粉丝 “内江商务”:
内江城区拥堵的集结点还是在于三桥(桐梓坝大桥)和西林大桥,要明显缓解拥堵,一是架桥分流过江车辆,二是分散到四方块地带的车辆。今年春节收假回内江,已经没有往年那么堵了,有效的交通指挥效果也是明显的。
微内江粉丝“兰杰”:
应该将控制交通路和文英街往街心花园的红绿灯改到交通路和文英街口,从而控制交通路左转至街心花园(或中央路)以及文英街至街心花园(或右转至中央路)的车流量。从市一医院出来的车辆除120外,禁止左转;东站转盘增加红绿灯,黄桷井沱桥出口禁止左转。
此外,内江市已有四座跨江大桥,修高架桥、下穿隧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适当进行尾号分流。除了公交,出租车按尾号和日期轮换走四座大桥,自然缓堵了。还有就是大力整治两轮、三轮和电动自行车在车流中乱窜和占道行驶的问题。
微内江粉丝 “欧阳陈”:
邱家嘴进城方向直接架高架桥,分别走玉溪路和临江小区;西林大桥两头的直行车辆全部走下穿隧道,桥上设红绿灯,过桥方向允许左转。
微内江粉丝 “文柯”:
先整点停车的地方,把路边停车的问题给解决了,其他慢慢规划,老路太窄,不是一两天能搞定的。
微内江粉丝 “杜康”:
高速路口的拥堵一直存在,从汽车站方向下来的车进入市区需要变道进入主车道,往往与进入收费站的车相向而行,这个容易制造堵点,建议在此修下穿隧道。
新闻推荐
没事做很无聊?上会儿网。可是,上网无非就是不停地开网页、关网页、刷新网页,拿起手机也就是频频看时间、翻文件夹、频繁刷屏……专家分析称,此类现象为缺乏上网目的和有意义的自我认识的上网无聊...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