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包中强文 /图
群众
心声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市体育局采取下基层调研、上门征求意见、发调查问卷、座谈、走访、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分别征求了“两代表一委员”、各县(区)、基层干部职工群众和服务对象等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民健身各项经费的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对单项体育协会建管工作,农村健身设施投入及活动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的指导等方面还较为滞后。
◆没有经常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调研时间太短,对农村体育工作的调研走过场,未能很好地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也不足。
◆没将体育产业放在与群体、学体工作同等重要位置加以重视 ,经费投入少,政策扶持少。
◆对工作检查力度不够,下基层到县区多,深入一线少。
◆存在安于现状思想,工作干劲不如以前。
◆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工作纪律松弛。
◆改革创新、攻艰克难、苦干实干、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赛事活动把关不太严格,有时有浪费现象。
◆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
部门
整改
市体育局结合自身实际, 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基本方针,深化体育改革,真抓实干、奋力进取,努力把内江体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普及群众体育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扩大体育人口;健全城乡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建设。
提升竞技体育
优化运动项目布局,走竞技体育精兵之路;强化训练,做好省运会的备战和参赛工作;抓好体育训练基地和业余体校建设;拓展运动员培养渠道,提升运动员培养质量;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加强竞技体育行业作风和赛风赛纪建设。
优化体育设施
加快市本级重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或城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大力推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培育体育产业
发展好体育彩票业、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业以及体育运动休闲业。
社会
评价
市体育局深入调研,积极整改,务求实效,切实做到群众路线教育与体育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并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指导体育工作,努力开创体育事业新局面,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甘泉寺社区居民李远清:
以前楼下的院坝上不仅有杂乱无章的停车棚子,还堆有一些居民捡进来的废弃物品,环境是典型的“脏乱差”,更别说有地方健身了。今年4月,市体育局免费为我们安装了价值上万元的体育设施,现在好了,走到楼下就可以健身,再不用到人民公园或其他小区健身了。
退休工人吴长海:
现在内江的群众体育活动发展起来了,体育项目多种多样,适合各类人群,而且基本上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各类体育比赛或活动,让广大群众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来说,丰富的体育活动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获。
资中二中学生刘某:
我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家里还有弟弟在上小学,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我热爱体育运动,但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感谢市体育局给我带来的帮助,每年都给了我2400元的助学金,让我们这些家庭贫困的运动员可以更加坚定地追逐梦想,解决了我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记者
行动
市体育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完善基层体育设施、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发放助学金帮助“寒门”运动健儿等方面着力,努力发展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推动内江市体育工作开创新的良好局面。
近日,笔者从居民小区、群众体育活动现场了解到,便利的基层体育设施让群众赞不绝口;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活动,更是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而“周末体育活动”已成为全省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开展“群体”活动
周末快乐体育受热捧
“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
8月8日,内江市在梅家山体育馆举办了第六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在开幕式上,《广场操》、《跆拳道展演》等6个精彩的文体节目,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内江市发展群众体育活动取得的成绩。
作为“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的文艺节目参演者之一,家住市中区临江小区幸福小区的居民刘伟平时就是一个“铁杆”的健身爱好者。“我最喜欢跳民族舞,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结交兴趣相投的中老年朋友。”
今年以来,内江市广泛开展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伤残人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周末快乐体育”活动为重点,以单项体育协会为主力,共举办周末快乐体育活动160余次,承办市级体育赛事活动30余项次,直接参与群众达80余万人次,有力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此外,内江市还开展了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内江市建立群众性体育组织的街道、乡镇、社区基本达到了100%。目前内江市基本形成了共分为六个层级、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为群众体育工作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加强了体育社团的建设,目前,内江市单项体育协会已达15个,体育协会的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内江市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体育人口稳步增长,人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内江市举办的“周末快乐体育”活动已成为全省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更加深入到广大群众心中。
发展健身路径
群众锻炼身体更方便
每天清晨和傍晚,只要天不下雨,到楼下的院坝健身已经成了甘泉寺社区居民李远清的一个生活习惯,或转转手臂,或伸展腿脚……小区里有了健身设施,居民生活过得很惬意。
“过去这个院坝是个停车场,还堆满了杂物,又脏又乱,居民意见很大。今年4月份,相关部门为我们清理了院坝里的垃圾,拆除了停车棚,市体育局还在为我们安装了崭新的健身器材。”李远清说,过去他们想健身要么去人民公园,要么就到附近相邻的社区寻找健身器材,非常不方便。如今,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可以满足周边4栋楼56户居民使用。
感受到健身设施带来便利的,还有东兴区教师新村的居民们。
“自从今年安装了健身器材后,周围住户们健身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每天早晚的人最多,有时甚至还要排队。”谈起健身器材,教师新村居民周婆婆高兴地笑了。
全民健身路径是国家体育局倡导并推行的《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城市现有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小区、城市绿化地域设置一些群体健身器械,并辅以活动路径的体育健身集合设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内江市大力推进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健身路径建设,其中市体育局在市委大院、东兴区教师新村、甘泉寺社区、内铁社区、市总工会增加7条健身路径,将大洲广场、内江国际会展中心、谢家河湿地公园作为内江市的健身路径明星工程。
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方面,市体育局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目前已完成25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布点工作,待省上资金到位后立即实施招标和安装工作。
如今,遍布乡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开始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积极作用。
帮扶“寒门”健儿
赛场飞出“金凤凰”
火红八月,第十二届省运会在遂宁举行。内江市派出70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征省运会。省运会开幕前,梅家山体育场上,运动员冒着烈日集训,场地上留下了他们拼搏的汗水。
8月1日下午4点,室外气温35摄氏度以上。在梅家山体育场,来自威远连界的三级跳运动员潘雪莲正做着训练前的热身运动。
2011年5月,潘雪莲来到内江开始参加体育训练,如今她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此前已在省运会上多次获得优秀成绩,今年代表内江市参加省运会的跳远项目。大赛临近,潘雪莲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外公外婆都已60多岁了,身体不好,父母收入也不高,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潘雪莲说,参加训练每年都需要很大一笔费用,市体育局考虑到她家里的特殊情况,为她申请到了每年2400元的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帮扶“寒门”体育健儿这并非个例。近日,笔者从市体育局青体科了解到,内江市有166名贫困运动员获得2013-2014年四川省体育彩票助学金资助,累计资助金额39.84万元。自2010年以来,内江市共有499名运动员享受了体彩助学金,资助金额达100余万元。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体彩助学金帮助了内江市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坚持体育训练,激励他们顽强拼搏、奋发向上,不断挑战和实现自己的运动梦想,为内江市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张津在中国近代书坛上,内江的书家余燮阳(字哲徽,1876~1944)算得上一位名士。民国时期,他与公孙长子、陈鸣鸾、梅鹤年为世人称为内江“四大书家”。余燮阳出生于内江一个平民家庭,其父母以...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