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文/图
8月11日,内江沱桥下,市中区滨江东路片区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项目现场办公室内人头攒动,大厅内的液晶电视滚动着拆迁居民的信息,居民已经迫不及待,自发排队等待8月12日的“模拟征收”。
一旦“模拟征收”签约率达到95%,他们所在的小区就将正式启动“棚改”。
和很多城市一样,征迁难度总是令人望而生畏。为让居民从阴暗的棚户区搬进阳光普照的楼房,内江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破解“棚改”难题,以“阳光棚改”让更多百姓得到实惠,“棚改”项目也因此得以顺利推动。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8月11日,记者前往市中区滨江东路片区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项目现场实地探访,让更多市民知道“棚改”如何在阳光下进行——
居民赞“棚改很阳光”:
“棚改”过程实行“上墙公示”
走近棚改办公室大门左侧,房屋征收方案意见、征收安置房价格评估、模拟征收通知等信息映入眼帘,不少拆迁居民已经阅读过很多遍了。
“所有的拆迁安置都按政策办!”工作人员阳朗告诉记者,三天前,他们已经将这些事关拆迁居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张贴在居民集聚区,还现场给居民们开了“院坝会”。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拆迁安置政策,他们还制定了宣传册,发放给居民,基本上做到“一户一本”。
“从拆迁安置政策、安置房户型再到选房、签约,每个过程都是‘阳光直播\’,全部上墙公示,居民随时可以知道最新信息。”阳朗说。
“工作人员已经详细解释了政策,还有宣传册子在手,写得明明白白,告示上也公布了,完全透明!”8月11日,吃过中午饭后,市中区沿江路158号居民陈云安就赶到棚改办公室了解拆迁安置政策,生怕落后别人一步。
“我们不会吃亏,这是一场‘透明棚改\’!” 陈云安告诉记者,有些邻居还成了“专家”,“吃透”了拆迁安置政策,为了让选房等流程更加公平、公正,居民还自发在现场组织编号、排队。
现场办公的工作人员罗红梅告诉记者:“我们准备了一张简易的房屋拆迁清单,个人要掏多少钱住进新房子,一目了然……”
居民说“棚改很暖心”:
低收入群体也住得起新房
“这次棚改真的很实在,低收入群体也住得起新房了!”市中区沿江路居民曾健是一名低保户,这一次“棚改”,让他格外兴奋。
原来,此次拆迁安置中提到,城市低保户、部分残疾人,所选安置房面积超过“保底面积”后,这类人群只需按安置房市场评估价的30%补差价,同时还可以同其它拆迁户一样,享有提前签约奖、提前搬迁奖等优惠。
“咋安置,咋补偿,哪些人群可以享受,白纸黑字、条条款款写得很清楚呢!”在曾健看来,这次“棚改”使绝大多数低收入群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惠,因此,他们十分支持这样的“棚改”。
“我们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下岗之后也是打工,很难买得起房子,就指望政府改造,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拆迁居民李女士是原内江机床厂的职工,她正在棚改现场办公室坐等“模拟征收”。
“算算市场上的房价,这么便宜的好房子上哪儿找去啊!”李女士表示政策已经挺宽松了,对低收入家庭倾斜了,他们很知足了。
居民话“棚改很给力”:
“棚改”大幕缓缓开启
8月11日,距离“模拟征收”还有一天时间。截至当天下午,200户拆迁户就有70多户排队等候“模拟征收”。
“如果拆迁政策不好,就没有这么多人来等候签约!”李女士一语道出居民期盼“棚改”的真实想法。
年近六十的罗平也是拆迁居民之一。他说,很幸运在有生之年赶上了“棚改”这班车,并有望住进政府盖的新房子。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支持此次“棚改”——
实施“棚改”,“模拟征收”签约率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因此,和很多盼“棚改”的居民一样,罗平希望少数居民不要为了个人私心影响“棚改”大局。罗平说:“我们私底下还相互给不理解的老邻居做思想工作,就为了这次‘棚改\’能够顺利举行!”
8月11日下午,记者在滨江东路片区棚户区一栋准备“棚改”的楼房前看到,已有部分居民已经打包东西装车,开始准备搬家。
即将搬迁的居民熊女士告诉记者:“前两天我们已经找好房子了,在8月12日‘模拟征收\’当天,我们就能搬完,让‘棚改\’能够早日进行,大家早点住上好房子!”
相关链接:
所谓“模拟征收”,就是房屋征收主体先公布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房屋征收部门根据征收补偿方案与被征收人先行签订房屋模拟征收补偿协议,如房屋模拟征收补偿协议达到一定比例(原则上90%以上,具体视情况而定),则征收部门申请有关政府作出征收决定,批准实施棚户区及旧城改造。如果房屋模拟征收补偿协议签约率达不到相应比例,则该征收项目中止。
新闻推荐
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人民政府社事管理中心职工胡利明同志,你从2014年7月24日至今已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且一直未到单位上班,单位多次与你联系未果。限通知你从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务必到单位报...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