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进入伏天以来,内江市气温“一路高歌”。不少市民称,天气太热,不得不频繁掏出钱包“买清凉”,开销随着气温“高开高走”。伏天还没过完,钱包已经“消瘦”了不少——掏钱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8-08 02: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实习生 周瑶慧 文/图

日常生活开销大

前一阵子,租住在玉溪路的刘晓琴因为忍受不了高层租房的闷热,毅然决定另找新家。“新租房房租要贵点儿,但要凉快好多。”

一搬到新家,刘晓琴就去买了一个80元的电风扇,还在二手货市场挑了个800元的二手冰箱,“夏天买的菜、水果,雪糕,都需要冰箱保存,冰箱是家电‘刚需\’。”这么一“折腾”,刘晓琴的钱包就“瘪”了不少。

“这个夏天实在太热,空调、电风扇使用频繁,电费开销不小。”七月份之前,刘晓琴平均每月的电费只有30元左右,但这个月电费明显增多,“我七月中旬才去充了100块电费,现在还剩30元。”

家住临江小区的廖女士称,七月份,她家的水电费开支是平时的两倍多,“太热了,天天都要开空调,家人洗澡洗衣服的次数也更频繁,水电费直线上涨。”

夏天,水果、雪糕等成为很多家庭的开支“重头戏”。市民王娟称,天气热起来,家人都爱吃水果。“市场上除了西瓜一两块钱一斤,其余水果大部分单价都在5元以上,这笔开支不可细算。”王娟说,雪糕、酸奶等也必不可少,光是雪糕,她一次批发20个,花费40元左右,一周就能吃完。“总之,这个夏天的生活费猛增,我和老公这两个月的工资都别想存银行了。”

防暑药品不可少

天气炎热,对于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来说,防暑药品必不可少。负责清扫汉安大道路段的环卫工人张炎春(音)说,“天气太热了,除了部门发的防暑药品外,我自己还买了板蓝根、玄麦甘桔冲剂来冲水喝。”张炎春说,她每天上午、下午出门,都会放两块板蓝根在杯子里泡水。“一包板蓝根12小块,一天就得用4块,3天就喝完一包。对我而言,一个月买防暑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炎春说,“除了我自己买的,我女儿每个月还会给我买清热解暑的冲剂、十滴水之类的药品。”

不仅户外作业人员需要防暑降温药品,普通市民用于防暑降温方面的开支也不小。家住市中区江华街的张女士买了荷叶、金钱草等具有清热消暑功能的草药自己晾晒,“我买了好几种,每一种四五块钱一斤,晒干煎水喝。”除此之外,张女士还买了清凉油、藿香正气液、金银花露等消暑药品。“这一个月,光是买消暑药,我就花了两百多块。”

防晒、游泳很“烧钱”

“夏天紫外线强烈,防晒霜是必需的护肤品。”在城区某公司上班的张浩燕说,这个夏天光是防晒霜就已经买了3瓶,“除此之外,还要买晒后修复霜、补水面膜,整个夏天花在防晒化妆品上的钱,估计得好几百元。”

“这个天出门,遮阳伞(太阳帽)、墨镜是‘基础装备\’,这笔开销少不了。”刚参加工作的王丽丽说,她第一个月的工资,买夏日“装备”就花了将近一半。

游泳是不少市民消夏的方式,这方面的开支也不可小看。家住江城花园的谢女士告诉笔者,天气一热,孩子几乎天天要到游泳池去泡着,家长也得去陪着。“一张游泳票二三十元,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大百。”而游泳所需的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谢女士算了一笔账:老公的泳装50元,孩子的泳装100元,游泳眼镜60元,游泳圈50元,这一笔开支又是两百多元。对此,谢女士自嘲说,她理解的“苦夏”,就是夏天“苦”了钱包。

新闻推荐

以莲寄情 “和乐”融融——访台湾画家简瑞震

◇本报记者邹英在内江张大千美术馆的一个展厅内,一件长12.5米、宽2.45米的写意画必将让参观者眼前一亮。这件作品名叫《和乐图》,作者是台湾知名画家简瑞震。“我爱莲。莲,叶不沾水...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进入伏天以来,内江市气温“一路高歌”。不少市民称,天气太热,不得不频繁掏出钱包“买清凉”,开销随着气温“高开高走”。伏天还没过完,钱包已经“消瘦”了不少——掏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