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李建明文图
进入“三伏”,市农业生产又迎来一个抗旱防涝的关键时期。暴雨之后紧接着就是高温天气,农作物病虫害将会趁机爆发。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如何科学应对,确保农业减损增收?笔者采访了东兴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唐俊良。
7月6日晚至7月7日凌晨,内江市部分区域遭遇今夏最强降雨,多地农作物遭遇水灾被淹没,给农户造成了一定损失。
“现在采取科学的抗灾减灾措施,农户完全可以有效减少损失。”8月4日,唐俊良介绍说,目前,东兴区已经针对极端天气及不同的农作物受灾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手段。
粮食作物 抢收抢种
据唐俊良介绍,当前正是大春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受灾农户要根据自家作物被淹没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淹没后倒伏或者断茎玉米要及时收获,避免发芽霉烂造成更大损失,为改种和抢种晚秋作物腾出空地。及时清理出田土后,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晾晒,再根据当地情况,在基层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补种秋玉米、秋洋芋、秋季菜等,增收减损。”
对水稻、玉米、花生、红苕等受淹农作物,如果洪水退去较快,农户应坚持洪水边退边洗苗扶苗;加强理沟、排水、降湿害、清渣、除草、培土、护苗等,强化田间肥水管理;对损毁农田,要及时修复田埂,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经济作物 预防虫害
针对蔬菜、水果等经济类作物,唐俊良也给出了不同的技术建议。“像蔬菜,一般受淹时间稍长就容易造成绝收,因此受灾农户应重视被淹后处理,及时清理土地,采取石灰或专门的药物进行消毒。在经过晴好天气下的晾晒后,可选择合适的蔬菜进行补种,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部分损失。”
“一般而言,水灾之后,病虫鼠害爆发的可能大幅增加,农户一定要重视。”唐俊良介绍,对农户而言,水稻要重视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红苕要重视叶甲、黑斑病防治,花生要重视防治青枯病、褐斑病等病虫害。
他同时认为,高温条件下,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要高度重视,只要农民朋友科学用好技术手段,今年的农业减损增收就有希望。
新闻推荐
(王宏)高速公路严控超限运输后,大量的超限车辆绕行内江地方公路,给内江公路安全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为保护好交通建设成果,保障公路安全畅通,路政执法人员顶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依法严格治理超限运...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