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春秀 实习生 李林蔓 文/图
他们,每天都要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调解矛盾纠纷,小到夫妻吵架,大到特殊人群帮教,俨然是居民的“总代理”;
他们,每天在辖区巡逻,道路坑洞要管,街面“牛皮癣”要清,俨然是社区的“大管家”;
他们,每天要宣传政策法规,摸清辖区的人口信息,搜集民情民意,俨然是社区的“活字典”。
他们,就是让“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的社区网格员。
1991年出生的何婉韩是内江市众多网格员中的一员。尽管才当了一年的网格员,她却成了居民眼中的“总代理”,辖区居民有事,总喜欢找她。她说:“居民的认可,就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
熟悉民情
社区里的“活字典”
11月4日上午8点,天空下着小雨,东兴区胜利街道蟠龙社区网格员何婉韩早早来到办公室,换上网格员的工作服、戴上红袖标、背上工作包,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接下来,她开始入户登记。蟠龙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流动人口较多,网格员须日复一日地入户走访。“最开始居民不理解,我们经常吃闭门羹,被人拒绝,现在居民认识我了,很多人都能积极配合。”何婉韩笑言。
采访这一天,辖区一家超市负责人在超市里等着何婉韩登记。“之前预约了好几次,今天总算见到人了!”何婉韩说,有时为了登记居民信息,她下班时间或者晚上都要入户登记。
“这些信息并不是登记一次就了事,还要适时更新,以便准确掌握居民信息。”何婉韩告诉记者,和每一个网格员一样,她脑子里装着辖区的“地图”,俨然社区的“活字典”。
大小事都管
居民的万能“网格员”
下午,巡至辖区蟠龙路499号时,何婉韩发现支撑路口电缆线的竹竿断了,给行人和车辆埋下安全隐患,她立即掏出工作手机,拍下事发现场照片,并上报相关部门寻求解决。
几分钟之后,她收到了回音。打完电话,她告诉记者:“找到‘下家\’了,他们会很快来处理(电缆)。”
事情刚处理好,附近一居民看见何婉韩在巡街,便找她帮忙。“我是刚搬过来的,家里有残疾人,之前一直享受国家的政策补贴,要想继续享受政策补贴,要不要到社区报到呢?”何婉韩马上记录下居民的需求,并准备及时反映给社区。
采访当天,何婉韩共入户十几户人家,有的是更新信息,有的是补录信息。“回办公室以后,我还要把这些信息录入系统,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半夜劝架
居民的24小时“管家”
竭力满足辖区群众的不同需求,是何婉韩和其他网格员每天要做的事情。有一回,她巡逻的时候,一辆摩托车因堵了通道和一名车主发生争执,何婉韩赶到现场调解,才平息了这场小风波。
如今,何婉韩与辖区的居民熟络起来,有的居民遇到事情,半夜都会找她。有一天深夜,辖区的一对夫妇因为教育孩子的事发生了争执,两人大打出手,之后打电话找何婉韩评理。
当时,何婉韩已经睡下,得知原委后,她赶紧穿好衣服赶往现场调解。在何婉韩的调解下,这对夫妇很快言归于好。
“我们网格员办的事,其实就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我们的工作做细一些,市民就更方便一些,更安心一些……”何婉韩说,网格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有一颗24小时为居民服务的心。
新闻推荐
激发创新动力 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出席第八届“中交会”领导、嘉宾参观展览展示 任晓春周勇陪同
(记者田映丽)11月6日,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董松根,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等领导、嘉宾,在会前参观了国内外特色商品和高...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