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雨君 文/图
美食活动空前火爆
“老板,我买两个油炸粑。”6月2日,80岁的刘美芳老人在内江第十二届甜城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甜城网络美食文化节现场参观,看到“板板桥油炸粑”时,立即买了两个。
6月2日上午10点,随着礼花飞舞,掌声阵阵,内江第十二届甜城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甜城网络美食文化节在东兴区大千园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现场,前来品尝甜城美食的市民们,可以尽情体验现场60余家本地商家提供的优惠商品,一下子能在一个地方大饱口福,吸引市民呼朋唤友不断前来。
让市民惊喜的是,这次美食文化节不仅能在现场品尝,最大的亮点在于线上活动与线下体验进行了深度融合。线下美食展销会现场人流量突破2万人次,总交易额125万余元。到6月2日下午4点,线上活动“拼AA团”订单数已达到617笔,总金额18万左右,通过线上宣传推广促成线下交易2100多单,总金额68万元;“好吃嘴最爱菜品”浏览量121836次,投票量26868次,分享量1905次。线上线下活动空前火爆,超出了预期效果。
多年积淀推陈出新
近年来,东兴区城区面积迅猛增加,连续几届东兴区委、区政府领导审时度势,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在东兴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连续成功举办的甜城美食文化节,打造了区域服务业发展的知名品牌,实现了以美食促进商贸流通、带动旅游休闲,促进了全区服务业繁荣发展。
特别是去年,围绕内江打造“四川电子商务第二城”战略的发展需求,全面展示、推广内江地方名吃,东兴区成功策划和实施了“首届甜城美食文化电商节”活动,全面利用互联网、手机在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内江名小吃,推动东兴餐饮业、旅游业健康发展。
去年的美食节活动,东兴区主动与内江各个知名网站合作,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举办东兴特色餐厅展、东兴地道美食展、美食专题影视展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公众展示内江众多装修格调各异、菜品独特的餐厅和美食,通过“网上美食节”的网络传播途径,供观众浏览、下载相关的资料,分享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和知识,全方位体现了“品甜城美食,游美丽东兴”的内涵。
今年开展内江第十二届甜城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甜城网络美食文化节,东兴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品乡村美食,忆内江乡愁”为主题,借助互联网,在线上运用“甜城美食网”和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推介甜城美食,向公众展示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美食,举办“好吃嘴最爱菜品”评选等多种活动。同时在线下,东兴区为大家呈现精彩纷呈的美食展销和文化艺术演出。从5月27日至6月27日的30天里,市民能够尝尽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欣赏东兴秀美的风光。
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通过前期的积极准备和策划,内江第十二届甜城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甜城网络美食文化节别具一格。
——参与方式多样化。以前市民是进店领取优惠券,现在是到线上直接登录甜城美食网或扫描“甜城优品”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直接下载优惠券。而且甜城美食网增加“拼AA”模式的团购,以优惠的价格吸引大家融入营销体系,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增加了市民的互动。
——展现方式网络化。在设置展板展示东兴餐饮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媒体形式,更加全面展示东兴餐饮产业、甜城美食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美食地图采集、800多家餐饮黄页整理等,活动过程中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内江餐饮历史、内江餐饮业代表人物、内江餐饮成就、内江餐饮特色等进行推广。
——线上、线下更加融合。为使线上活动在线下得以体验,东兴区专门设置了“触网有奖”环节。市民只要参与扫描本次活动“二维码”就可“抽奖”,奖品设置非常丰富,达6000余份。有内江名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椑木板板桥油炸粑、丝丝香王凉粉,东兴区电商平台特供产品——攀枝花红贵妃芒果,内江葚膳堂果业有限公司(专合社)特产——桑葚果酱,端午咸鸭蛋等。
对于老人和小孩,以及无法扫描“二维码”的市民,活动还准备了小礼物——矿泉水。这些活动鼓励了“全民触网”。通过触网,市民更加了解甜城美食,参与线上活动。
今年美食节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在带动更多的餐饮企业触网、上网,全力形成线上、线下共振效果的同时,还带动东兴区进一步全面推进流通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提升了东兴美食文化水平,还扩大了东兴美食文化知名度。
新闻推荐
今年4月,市中区成功入选为2016年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借此契机,市中区以“搭平台,聚优势,育产业,强品牌”的电商发展思路,按照示范创建要求,结合全区中心大局工作,统筹推进建设全区农村...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