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谱写内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篇章。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党代表们针对“三大发展战略”中的“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实现次级突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凝心聚力做表率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报告指出,要提升中心城区,夯实底部基础,通过“五个县(区)+内江经开区”六轮驱动实现全域发展、次级突破,是内江发展的重要依托。
对于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市党代表兰徐在发言时表示,作为一名党代表,将发挥好率带作用,立足本职,带头抓学习、抓宣传、抓贯彻,做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的表率,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带头抓项目,尤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项目,早日把市中区城南新区建成滨江高铁新城。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尤其是农村改革。市中区目前还有19个贫困村、5742名贫困人口,要努力脱贫攻坚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抓大抓好项目
实现次级突破
市党代表刘峰表示,“实现次级突破,关键在项目,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主引擎,也是次级突破的主抓手,有关部门应始终坚持把项目推动战略作为工作抓手不动摇,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着力实现次级突破,还要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对外开放是培育产业增长点的最直接抓手,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找准定位
构筑更多的支点、支柱和增长极
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主动融入成渝、川南区域发展格局,主动融入成渝、承接成渝、配套成渝、服务成渝,当好成渝特大城市“服务员”。
“这一定位非常精准!”市党代表王钦认为,主动融入成渝、川南区域发展格局,就是要以更加主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机遇和挑战。“以内江的服务业为例,由于周边城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去消费,内江的第三产业发展受阻。在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这一战略目标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内江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充分发挥内江深厚大千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内江人的聪明才智,加强与周边大城市的合作交流,大力建设宜商宜游的特大城市,努力补齐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短板,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姿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
列席人员彭绍智称,内江作为“千亿俱乐部”的一员,地处成渝两个大城市之间,是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如今内江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内江“底子薄、不协调、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变,要实现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需要更多的支点、支柱和增长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就是要优化全市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全方位激发各县域的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各县域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抓好次级突破,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和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本报特别报道组)
新闻推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斌黄正华文/图8月日上午9时,备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马波同志作了题为《埋头苦干,创造一流,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而不懈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