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默默的坚守——走近乡村理发师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9-1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文/图

9月13日,是东兴区杨家镇逢场的日子,理发师王启良一早就背着自己的理发“家什”来到了场镇,“只要一逢场我都在镇上摆摊,平时在家里种庄稼。”王启良一边理发一边与记者聊起来。

今年46岁的王启良,9岁随父亲学理发,父亲走街串巷理发所得成了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不久,哥哥也干起了理发的行当,全家三口从事理发业。后来,父亲去世,哥哥也放弃理发工作外出打工,现在就剩下王启良坚守此业,“乡下七块钱理个发,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每月几百元也算贴补家用。”王启良笑道。

今年60岁的理发师邓世兆是市中区乐贤镇人,18岁跟表哥学理发,42年来转辗乐贤与椑木之间,两年前在椑木铁桥,临近沱江边租下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乡亲们服务。因为手艺好生意还不错,特别是他的掏耳技术让乡亲们上瘾,“连内江城里人也定期来享受一盘。”邓世兆的脸上露自豪的表情,此外,他的染发技术也为他赢得了不少生意,如今,像他这种老式理发店,除去房租、蜂窝煤、水电等基本费用,每月仍有近千元的收入,这是比较少见的。

在众多乡村理发师中,53岁的女理发师邓昭荣,自29岁随丈夫“落脚”椑木镇就没有离开过,“其实,当客人习惯了你的理发,就成了你长期的顾客。”邓昭荣虽是女性,但理发、染发、剃须、掏耳样样精通,前些年不少几十里外的村民也会赶来找她理发,那时逢场天生意“爆好”,一天就有20多个人理发。但近年来,随着村民居住地的迁移,守在老街的邓昭荣生意开始冷清起来,“现在一天最多也就几个人来理发。”邓昭荣告诉记者,逐渐年老,身体有病的她也不想再折腾,能挣几个算几个,与老伴朝夕相处成了她现在最快乐的事……

新闻推荐

经开区四合镇:常敲警钟传廉声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胡信柯)为严明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倡导廉洁从政,经开区四合镇纪委多举措常敲警钟,时传廉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宣传引导传廉声。四合镇将党风廉政建设重要精神、重要内容纳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活力舞蹈吸人气2016-09-17 00:00
评论:(默默的坚守——走近乡村理发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